要出賣一下媽媽。小時候媽媽每次帶我出國外遊,去到機場海關,她總是對我說:「記得看看你正在排的那條龍,永遠選擇排個男海關的。男人永遠做事比較快。」我想,這應該是我人生入面第一個接收的「性別歧視」觀念,在沒有辨識對錯能力的年紀,我單純地記住,男人比女人能幹。

當然,隨着成長,這些觀念被慢慢修正,尤其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我,基本上由媽媽照料我一切,她其實也非常能幹,而且也培養了我自小懂得照顧自己,明白獨立的重要性。獨立,不等於強悍霸道;獨立,也不應分男女。

2005年開始我創作自己的獨腳戲,建立了一定的女性觀眾群,因為我一腳踢主理自己的作品,於是雜誌訪問有時會把我定位為女性代言人,誇張點的會認為我是女權分子,通常我都會回答:我的創作只代表自己立場,關心的主題都是由自己出發,初心不是要為女性發聲,或向誰展示自己作為女生的能力,而我也不認為自己可代表所有女性發言,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看我的作品「共鳴」也「不應」只限女性。

那幾年我還開始和一些電影編劇度劇本,一個女生同時面對幾個男編劇,我沒有被歧視,但我開始明白男人和女人的思考模式的分別,討論時會有意想不到的火花,但有時會出現分歧,這些發現都令我更渴望有屬於自己的作品,在創作中坦承地表達自己所想。

2010年我首次得到一個叫做「Power Woman」的獎項,自己第一次跟「Power」這個字掛鈎,我一直在思考:到底女性的power 是甚麼?是權力?能力?一個被認為有能力和權力的女人是否就代表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女人是否必須證明自己比男性更卓越?當時我環顧身邊,還有在社會不同界別獨當一面的女性,在不同範疇跑在最前最高;有些女人會用自己的成就去證明「不單男人可以,女人也可以」,這又是不是代表女性已經抬頭?有時看到一些極端的女性主義者,在很多觀念上出現偏頗,對男性也有不平等的看法,也令我再思考女性在座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