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Photo VINCENT MA;styling NICOLA LAI;hair MARCO CHAN at MARCOCHANPRO;makeup JANICE FUNG at MARCOPROARTIST;photo assistant BOBBY TANG;wardrobe DrIES VAN NOTEN (from MR.PORTER) &SANDRO;text NIC.
READ MORE

【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當你置身戲院內,沉浸於大銀幕上的精采畫面與故事情節,有否發覺除了眼前的光影,還有一種魔法,正無聲無息地牽引着你的情感起伏?對,正是無色無形的音樂。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破・地獄》憑藉如潮水般澎湃而細膩的音樂,讓觀眾的情緒隨着動人劇情翻騰,亦為朱芸編(Wan)摘下最佳配樂殊榮。今期ELLE Cinema特別訪問了這位年輕的二胡演奏家兼電影配樂師,探討他如何從音樂世界跨足銀幕之中,並成為香港電影配樂界新一代的重要名字。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初踏配樂之路
「我怎樣入行?」朱芸編笑着重複問題,眼神中泛起些回憶。「其實我大學畢業時,也擔心會像其他畢業生一樣,一畢業就失業,倒不如看看有沒有機會可以由低從頭做起。」朱芸編自小沉迷電影,並深受經典電影配樂吸引,「中學時期,《Harry Potter》、《Jurassic Park》、《Star Wars》這幾部電影讓我非常着迷,尤其配樂一響起,即使你不是音樂人,也能立即進入那個魔幻的電影世界。」這種迷戀,推動他決定追求電影配樂的夢想。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帶着這股熱忱,他前往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更獲得機會參與製作英國BBC的紀錄片。「我記得當時章國明導演和Teddy Robin恰巧看到我一個演出,他們說郭子健導演剛好拍了一部電影,需要同時擁有中樂和古典音樂背景的人來做配樂。」那部電影,正是後來票房大賣的《悟空傳》。「那是關於孫悟空的故事,我們用上了一整個西樂團,加上中樂團、搖滾樂隊和合唱團,一起『炸』上天庭,很好玩,沒想到第一套電影就能玩這麼大,於是便入了行。」Wan憶述時語氣仍是滿載興奮,彷彿一切歷歷在目。

【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創作背後的故事
談及這幾年累積的經驗對其創作的影響,Wan表示︰「經驗確實讓自己對畫面更敏銳,也更懂得如何透過音樂提升電影效果。同時,我亦會受到自己近期欣賞的作曲家影響,像冰島作曲家Jóhann Jóhannsson的音樂元素,就曾融入到我的作品裡。」每齣電影都是獨一無二的,Wan的配樂創作過程也非刻板的程序︰「通常先看導演在哪個階段找我,有些是劇本階段,導演可能需要一些音樂協助寫作;有些則是拍攝時需要現場樂手,這都會影響我的創作方式。」他解釋說,「導演會跟我講故事,我便將自己代入角色,想像自己身處情境之中,創造出電影裡未曾明說的故事線或是角色的回憶,以此啟發配樂的情感。」如果電影畫面已經完成,Wan會反覆觀看畫面,讓音樂自然從畫面中生長出來。在這種細膩的過程中,Wan的音樂不單是為畫面添上情緒,更是讓觀眾進入角色內心的無字對白。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回憶與不同導演合作的經驗,Wan指出最大的挑戰,是與每位導演不同的個性、藝術觀點與工作方式之間的磨合,「電影是一種團隊合作,如何能表達自己的聲音,同時將音樂風格契合到別人的作品裡,是我一直追求的理想狀態。」

在Wan心目中,理想的電影配樂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旋律,要有一個可以哼出來、能夠代表該電影的旋律。第二是要將畫面的情緒合適地放大,甚至補足畫面沒法表達的故事。」他舉例說,「當畫面拍着一道門,甚麼也沒有,但只要配上恐怖的音樂,你便會知道門後會有些東西,會隨時出現」。就算是一個空鏡頭,單憑配樂就能告訴觀眾背後的故事或情緒,這就是配樂的魅力所在。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突破風格定型
從《悟空傳》開始,Wan的中樂背景讓他成為了古裝題材的配樂熱門人選,但這種成功也帶來風格被定型的憂慮。「是有好處和壞處的,好處是很多大製作,比如兩集《哪吒》、《誅仙》等大型的古裝製作都會自然找到我;壞處就是容易被人定型在這種風格,其實我也想嘗試更多風格,比如最近參與了一套愛情片《他年・她日》,我也非常想嘗試科幻片。」其實創作上定型也反映了香港電影整體的類型收窄了,尤其近年較少傳統的警匪動作片或純喜劇電影,而是更集中在劇情與社會議題上。對此,Wan透露年底即將參與一部警匪片的配樂,「終於可以跳出一點框架,讓我很期待。」雙重身份的切換

身兼配樂師與演奏家,Wan又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切換呢?他謙稱自己只是「拉二胡」而已,不敢妄稱「演奏家」,他笑言︰「當沒有配樂工作的時候,我喜歡開演奏會,自我陶醉一下。我不會局限在中樂或西樂的領域,而是以二胡作為表達情緒的渠道。最近便舉行了名為《Solitude》的演奏會,就是因為這段時間特別『emo』。」透過二胡,他將自己近期的情緒與不同音樂風格融合,向聽眾傾訴內心;而配樂的工作,正好把他從一個個演奏會中分隔開,形成一種工作節奏,狀態也就自然地轉換。

【ELLE Cinema】專訪《破・地獄》、《白日之下》配樂朱芸編

音樂潮流更迭
近年,普羅大眾對娛樂的追求快速改變,人們的音樂欣賞習慣亦與往昔不同。「在我成長的年代,人們都會買CD、DVD、Blu-ray,到後來數碼化與串流平台興起,近年更出現返璞歸真的趨勢,黑膠唱片再次受到歡迎。」Wan指出,在串流平台盛行的時代,很多人都會滿足於聽過就好,但近來他卻發現,有不少聽眾不再滿足於單純地聆聽音樂旋律,反而追求深度體驗,甚至購置不同的設備以感受音樂的意境。「比如我為《破・地獄》配樂推出了CD、HQ CD、黑膠甚至錄音帶,各種版本都有人購買,甚至一人購買多個不同版本,這是我意想不到的。」他笑說當初這計劃只是一個「蝕本的自high」,不料竟意外發現到市場喜好。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真正的中西合璧
經過一天的拍攝與詳談,發覺Wan是個勇於作出不同嘗試的人,甚至有一種一刻也靜不下來的感覺;有這種活力與能量傾注其中,無疑是港產片的佳音。而能夠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分子,Wan亦深感自豪︰「香港是個獨特的地方,所謂的『中西合璧』在這裡從來都不只是噱頭,而是貨真價實。中西文化的交匯在這裡孕育了許多獨特的故事,從早期的武打片到現今的社會題材,每一部電影都充滿香港人的精神和創意。」他直言:「能參與其中,實在是莫大的榮耀。」回想小時候自己都是看許氏三兄弟、許冠文的電影長大,第一齣便是《最佳拍檔》,如今能為這些前輩的電影配樂,甚至站到金像獎的舞台上發表得獎感言,他形容︰「簡直像在做夢,同時又無比光榮。」

希望這股對香港電影的儒慕之情,繼續推動朱芸編創作出更多電影音樂,以樂聲將這片土地的動人故事留存於觀眾的記憶之中。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立即登記接收
image with no details
ELLE MAGAZINE
全城最精采訂閱優惠
立即訂閱
image with no details
專享
COSMART 最新優惠
成為免費會員
立即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