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天,隨着疫情結束,萬物都迎來復甦的季節,讓我們在歡慶的時刻一同慶祝藝術的美好盛放。2023 年3 月舉行的Art Basel 和Art Central 都是香港最大型的藝術展覽,Art Basel 更是自2019 年後再度回歸,兩者都分別匯聚不少革新畫廊的新銳精英,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知名藝術大師的精心傑作。今期《ELLE 》訪問了三位於Art Central 展出作品的藝術家Bev Butkow、張子軒和Taku Hisamura,為你呈現不同文化環境下孕育出的藝術氛圍。
自我覺醒的女性力量

花朵綻放永遠是人們最想捕捉的一刻,但藝術的綻放卻可以出現在人生的任何時刻,那一瞬間的醒悟足以讓人發現全新的自我。來自南非的女性現代藝術家Bev Butkow 在43 歲的年紀才第一次接觸藝術課,繪畫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也令她因此發現自己能以編織作為創作的媒介:「有一次因為我繪畫出的作品與想像不同,我就在困惱中直接把畫作撕破,這種幼稚的脾氣給我留下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帆布條,我憑直覺把它們編織在一起來『整理一下』。由那時開始,我就迷上了編織,我對編織過程的簡單性以及其技術的複雜性,感到好奇和着迷。」
解開社會的結

「成為一名藝術家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存在方式,因為我以前從未打算從事藝術事業。基於我的家庭背景,辛勤工作的移民祖父母和單槍匹馬養活三個孩子的母親,我選擇了一份能保證我經濟獨立和自給自足的職業。但最後我用20 年成功的金融職業生涯和商業世界的安穩換來了藝術家生活的不穩定。」成為藝術家的Bev Butkow 放棄了慣用的邏輯思維和精密計算的大腦,由身體、直覺、本能和內心感受主導藝術的創作。「我的編織畫形式是由我發現、收集和製作的不同材料和物體混合製成的。不同材料的混亂糾纏似乎反映了我們當代生活的複雜性,我們面臨着如此多的挑戰:環境、社會和性別。我的作品包含個人的、物質的和社會的隱喻,我們可以通過這些角度去了解它們。」

作為女性藝術家,Bev Butkow 不希望只是直白地表達女性身體的形象,她更希望讓人透過編織作品發掘女性在社會上擔當的角色,背後所付出的勞動力。「編織所產生的糾纏非常適合描述我的生活方式。我日常生活的核心是履行作為一個女人:妻子、母親、女兒,這些身份對我的期望和責任,以及做讓我感到滿足的事情之間的緊張關係。」像很多女性一樣,她經常感到自己被拉向多個方向,在社會的不同身份上保持平衡,她把這種身體、創造力和情感上的需求映射在自己的作品上:「作為母親,我想了解如何為自己的女兒創造空間,讓她們成為堅強、有能力和勇敢的女性。即使只是從一根線開始,我試圖通過破壞這些身份標記和對我們作為女性的期望來解除束縛。」作品上的每一個結,都代表着社會對女性的約束,Bev Butkow 希望能透過作品解放女性的權利,激發自己女兒和其他女性的自信。
獨特的欣賞角度

「我一直被紡織品以及大量不同的材料所吸引,例如金屬絲、破布、繩子、冷氣管道、珍珠、塑膠網和珠子,我被它們的質地、形狀和重量所吸引,每一件物品都講述了自己的故事。」Bev Butkow 回憶自己小時候在祖母的櫃桶裡找到的碎片、鈕釦,還有用過但摺疊整齊的禮品包裝紙:「我的祖母通過逃離立陶宛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倖存,她的櫃桶裡堆滿了別人會當作垃圾扔掉的東西,而這些回收品進入了我的作品之中,創造了一些歷久不衰的美,我的作品是對她的痛苦和生存的敬意。」每一件的藝術品,都盛載着藝術家獨一無二的故事。即使不擅長繪畫,但編織作品就是她的畫作,在這種繪畫中,Bev Butkow 使用材料、顏色和自己的身體作為媒介,而不是傳統的油畫顏料,立體的效果反而讓她的故事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