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色總會讓人聯想到少女心,穿上粉紅色的女孩就像是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公主,而眼前的女生雖然染上了粉紅色的頭髮,卻散發出一種搖滾樂團的叛逆精神,她就是來自日本的藝術家SAIAKUNANA(NANA)。「我也說不出為什麼自己這麼喜歡粉紅色,以前會有一種抗拒心,不要做這麼女性化的事。但我進入藝術學校遇到啟發自己的老師時,被教會如何忠實地去做自己,到了現在我就能完全地展現自己喜歡粉紅色。」喜歡粉紅色不一定要溫柔、甜美,投入在藝術世界中用力揮筆創作的NANA,決意要為自己的夢想平反。
世界有更多可能性

在NANA首次於香港舉辦的展覽中,感受到的不是平常在畫廊中觀賞畫作的距離感,反而像是走進了一個搖滾樂手的創作空間,牆上貼滿她的作品、油畫與草圖,把最真實的情感表露,讓人聯想到讀書時在書本上塗鴉的親切感。「在我還未進入藝術學校讀書的年代互聯網並不發達,不像現在可以經常看到那麼多的作品,接觸得多的都是古典作品,例如是畢加索等,我和這些作品之間就好像有一堵牆壁夾在中間,雖然我很有興趣,但仍然感覺很遙遠。」

抱持著如此的好奇心,NANA希望能夠在現有的藝術當中走出能滿足自己的新道路:「幸運地當我進入美術學校,遇到對我帶來啟發的老師,讓我看到世界原來有更多的可能性,雖然日本的藝術界還有很多走傳統藝術路徑的人,他們並沒有錯,但既然我擁有搖滾的精神,為什麼不去走一條新的路?」

走不一樣的路,註定要面對來自社會上不同的批評,尤其是日本的社會文化中有著「鼓勵大家活出個性,卻無法容忍太特別的事物」等的固有觀念,NANA一路走來也是好不容易:「從小到大的確都不能獲得一些好的評價,難免會有自卑的感覺,但我也只能繼續貫徹自己的道路一直走下去。成長過程隨著網絡世界的發展,大家也會在網絡上分享不同的意見,衍生出很多不好的問題以至日本的社會現象,不只是批評我的作品甚至是我的外表。以前我會努力嘗試將這些批評化為我畫作的元素,但最後還是認為沒必要強行讓自己面對這些意見。」

不去面對並不等於逃避,SAIAKUNANA這個名字由來正是對作品受到批評為「saiaku(最悪)」,即日語的「差劣」,所作出的最大反擊。「可能網上的批評會嚴重得叫我去死,但他們作出這些留言根本沒有付出責任,為什麼我還一定要接收和消化這些意見?我只要知道自己會做得更好就行了。」並不是所有的意見都是善意,「意見接受,態度照舊」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