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喜歡旅行的女性朋友,跟她認識是十多年前在日文班的事。與其說她喜歡旅行,其實她是喜歡到日本旅行,每年最少兩次,而且她都稱之為「返鄉下」。

她比我略大幾年,認識時我還是學生,她則已出社會工作數年,我一直羨慕着她可以隨心去日本旅行的自由和能力。除了一樣對日本文化有興趣外,性格、背景、甚至是想法都頗不同。其中一點我們不時爭論的,就是成家立室這個題目。我總是覺得戀愛、結婚、生兒育女等等都是勉強不來,有和沒有都不應是我們人生是否美滿的條件。她卻覺得是她人生所追求的,做不到人生就不美滿。儘管這些方面我們無法同意對方,但共同的興趣還是灌溉着我們的友誼。

記得有一段時間她很認真地找男朋友,然後不時分享和新認識的男生的趣事及怪事我聽。好不容易有發展下去的,最後戀愛了一年多卻分手告終。她哭着說,要從零再開始實在太累了。但慶幸的是,她抹乾眼淚後再次尋尋覓覓,終於找到一個她喜歡的人,在她三十頭步入禮堂。

記得她結了婚三個月左右,有次出來悶悶不樂的,了解一下原因,她說不明白為甚麼還沒有懷孕。大家除了安慰她不用心急,也不知說甚麼好。只見後來她為了懷孕,作出了很多改變:不再飲凍飲、總是穿得很保暖、戒掉了魚生等生冷食物、中藥調理、針灸……雖然一一都是對身體好的事,卻總覺得這一切背後都是很大的壓力。

311那陣子,我們天天分享着最新災情、賑災資訊、生還者消息……那年我本身請了大假,打算要一個人去青森旅行,結果也因為輻射問題不敢去。然後她說了,為了生孩子,她不再去日本了,因為輻射看不到,也不知道日本政府到底處理成怎樣。她說怕影響懷孕的機會,也怕一旦懷上了卻受到了輻射的影響,會有發育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