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French May
READ MORE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法國五月藝術節是自1993年首辦以來,經已成本地文化界的年度重要盛事。每年五月至六月期間,法國五月藝術節舉辦超過百場的文化活動,該藝術節的目標是以多元藝術形式展現法國文化,從傳統到現代藝術,從繪畫到設計,從古典音樂到現代舞蹈,從電影到木偶劇,為我們呈現最優秀的作品。

法國五月藝術節將表演和展覽帶到各個角落,無處不在。除了展演活動,藝術節也通過外展教育計劃、座談會、導賞團、工作坊和大師班等方式,觸及不同社群,尤其關注年輕人和弱勢群體,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和享受藝術的樂趣。現在,讓我們再次一同期待術節所帶來的熱門項目,共同享受藝術的饗宴!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音樂會:《琴笛和鳴》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在這場音樂會中,全球知名的鋼琴家牛牛與長笛演奏新星心美同台演出,這場演出將給予觀眾一場接近全新的、具有美學質感的音樂盛宴。兩位音樂家將跨越界限,展現出令人驚艷的音樂才華。牛牛大師級的演繹與心美精湛的長笛技巧完美結合,為觀眾奏響悅耳和諧的優美樂章。

此外,音樂會還特別安排了讀詩環節,文字與音樂相互交織,營造出豐富的意象,觸動觀眾的內心情感。透過詩意的詞句,與音樂的和諧共鳴,觀眾將沉浸在一種獨特的藝術體驗中。這樣的結合使得整場音樂會更加引人入勝,觀眾將被帶入一個充滿美學質感的世界,彷彿置身於藝術的殿堂之中。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港樂 × 大館:室樂音樂會系列 – 從巴黎出發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20世紀是室樂作品百花齊放的時期,特別是在法國;豎琴的妙音深深吸引著聽眾。在這場音樂會中,港樂樂師重新發現了魯塞爾和卡克斯的作品,令人不禁驚嘆兩位作曲大師竟然都有過與海洋相關的經歷!德布西創作的長笛、中提琴和豎琴奏鳴曲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其中充滿微妙的音色和陽光般溫柔的聲音。再加上馬斯奈的《冥想曲》和聖桑的《天鵝》,這兩首耳熟能詳的經典小品,使整場音樂會充滿了浪漫的法式風情。

段對段(形態背後的生命)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在2023年的法國五月,編舞家奧拉‧馬歇夫斯卡以全新的詮釋方式呈現了1890年代經典作品《蛇舞》的重新演繹,並帶來了《洛伊‧富勒:研究》和《蠶蟲》兩部作品。今年,馬歇夫斯卡再度回到香港的舞台上,以自身作品為基礎,引領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們一同探索舞蹈與雕塑之間的獨特張力。

而接着Dance Reflections by Van Cleef &Arpels更會與香港演藝學院將聯合舉辦為期兩周的工作坊,由編舞家奧拉‧馬歇夫斯卡親自指導。工作坊結束後,法國五月藝術節將與奧拉‧馬歇夫斯卡合作舉辦一場公開的分享會,讓大眾有機會近距離欣賞這段藝術的交流與創作成果。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愛情列車2020》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愛情列車2020》是一部以奇幻的節拍聚集了十二位舞者,致敬上世紀八十年代帶有烏托邦動力和史詩節奏的英國雙人組合「驚懼之淚」的當代「音樂劇」。

舞台上,這部舞作選擇了「驚懼之淚」的《瘋狂世界》、《大叫》、《眾人都想統治世界》、《改變》等熱門歌曲,不同的語境和曲風在舞台上碰撞,引發出無限的可能性。音樂與肢體以不同的角度互相交流,交織出人與人之間各種相知相遇、疏遠離別的形式,這一切都發生在眼前,但往往被人們所遺忘。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這趟由艾曼紐.蓋特舞團駕駛的「列車」將帶你回到輝煌的過去,全情投入八十年代精彩耀眼的潮流風格和流行音樂之中。在這個美學充滿的舞台上,舞者們以舞蹈的方式向八十年代致敬,展現出奇幻的力量和史詩般的節奏。

《蘇斯曼小提琴獨奏會:法國印象》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蘇斯曼的音樂風格讓人聯想到Jascha Heifetz或Fritz Kreisler的錄音,具有懷舊的聲音,這種細膩的音色能瞬間迷倒聽眾。」──《Pioneer Press》(明尼蘇達州)

蘇斯曼是「Avery Fisher Career Grant」得主,也在多個國際比賽中獲獎,他獨特的音色和深邃大膽的演奏讓觀眾為之迷倒。

蘇斯曼不僅是享譽國際的獨奏家,還經常參與協奏曲獨奏和室內樂演出。他曾受邀在世界各大音樂殿堂演出,包括巴黎的羅浮宮、倫敦的威格摩爾音樂廳、紐約的林肯中心愛麗絲·塔利廳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博物館等。

在這次獨奏會上,蘇斯曼將與他的合作夥伴米高.布朗一同演出。米高.布朗因其「無畏的演出」(《紐約時報》)而廣受讚譽。他曾獲得2018年林肯中心新晉藝術家獎和2015年費殊職業生涯獎,在獨奏和作曲方面都有顯著的成就。

為了慶祝法國五月藝術節,蘇斯曼和米高.布朗將帶領我們踏上一段法國美樂之旅。他們的曲目將包括德布西的印象派傑作、布朗潔令人陶醉的小品、聖桑的曼妙旋律等,為香港呈現一場完美詮釋法國音樂靈魂的迷人演出。

「讓鏡子說」港法劇場交流計劃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讓鏡子說」是法國五月藝術節為期兩年的港法劇場交流製作,現已進入最後階段。胡海輝和尼古拉.卡森鮑姆,分別來自香港和法國的編導,經過多個階段的駐留,透過深入訪談、觀察和城市散步等方式,收集了各種素材,將其沉澱成兩個風格迥異的劇場作品。

《祈福》結合了香港民間信仰和都市傳說,帶我們進入了幽幻的境界,透過卜算揭示一個地方的前世今生。而人種誌戲劇作品《香西法蘭港》則聚焦於居住在香港的法國人的生活經驗,探問着這個地方為何成為他們的家。這兩個原創劇作,如同鏡子一般,映照出城市的幻影和本質。在這個美學充滿的劇場世界中,觀眾將與劇作一同探索城市的鏡像。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框內框外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當舞台的演出轉化為銀幕影像時,身體的意象將經歷怎樣的變化?」蒙彼利埃國際舞蹈研究院的總監克里斯汀‧赫佐將與本地舞者共同探索這個問題,在為期兩星期的工作坊中展開研究。他們將運用兩部攝影機和一個大銀幕,創作一部同時存在於舞台和銀幕上的作品。透過攝錄和實時播放舞者的演出,觀眾將能夠更清楚地看到舞者動作的編舞性質。當鏡頭將動作完整呈現,觀眾又將如何界定視角的邊界?有哪些動作只出現在銀幕上,而有哪些則是專為現場觀眾設計的?

在設計演出時,團隊考慮到排練室整體、大銀幕和特寫鏡頭這三種互相補足的視角。他們挑戰以鏡頭為依據來制定規則,從而產生舞蹈動作,同時也要仔細思考舞作在這三個表演框架中的呈現方式。他們正在探索一個全新的美學領域,將舞蹈的表達方式推向更深層次的探索。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古諾《羅密歐與茱麗葉》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香港歌劇院聯同法國五月藝術節攜手呈獻古諾的代表作《羅密歐與茱麗葉》,這是莎士比亞悲劇最成功的改編之一,由法國著名導演、佈景、服裝和燈光設計師貝南(Arnaud Bernard)擔綱製作。這部五幕歌劇的劇本由巴比爾(Jules Barbier)和嘉希(Michel Carré)用法文撰寫,其中包含四首經典的男女愛情二重唱:「Aimer(愛)」、「Le Balcon(陽台)」、「L'amour heureux(幸福的愛情)」和「La haine(恨)」。樂團和合唱團的宏大演奏為家族間的恩怨情仇注入了生動的色彩。

這部歌劇既忠於原著的情節和對白,又刪去了一些角色,加入了羅密歐的侍從史特法諾的新角色,並插入了一場原著中未有的婚禮場景。原著的結局是兩個家族和解,而歌劇以茱麗葉醒來目睹羅密歐的死亡作結,讓二人唱出最後的二重唱。這些變動都是為了與古諾的音樂相融合。

香港歌劇院和法國五月藝術節的合作將帶來一場令人難忘的音樂盛宴,觀眾將透過貝南的導演之手,感受古諾音樂所展現的豐富情感。《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演出將以精湛的表演和宏大的音樂氛圍,將家族間的愛恨情仇生動呈現在觀眾眼前。

香港小交響樂團:莫扎特第24鋼琴協奏曲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法國鋼琴名家卡杜殊以備受讚譽的演奏風格聞名,他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和愛沙尼亞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艾爾茲攜手演繹莫扎特的第24鋼琴協奏曲,為觀眾呈現一場美妙多變的音樂盛宴。

莫扎特的第24鋼琴協奏曲是他唯一以小調寫成的兩首鋼琴協奏曲之一,也是一首不朽的鋼琴經典,卡杜殊將用他如水銀般流暢的演奏技巧為這部作品注入生命力。

此外,音樂會還將呈現帕特和圖爾兩位享負盛名的愛沙尼亞作曲家的作品,展現他們獨特的音樂風格。同樣來自愛沙尼亞的指揮家蕭斯達高維契的第九交響曲也將在音樂會中演奏,這場音樂會將是一次難忘的音樂體驗,觀眾將沉浸在音樂的魅力中,感受卡杜殊和樂團共同演繹的莫扎特鋼琴協奏曲的藝術之美。

The Two Sides of Thierry Maillard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法國五月和爵士世界攜手合作,舉辦兩場令人陶醉的爵士音樂會:首場音樂會中,Thierry Maillard、Sylvain Gagnon和Yoann Schmidt將組成一支三重奏,讓觀眾回味昔日的輝煌時光。這場香頌風格的音樂會將演奏Maillard許多動人的作品,讓人深深感受其中的哀愁之情。三重奏還會與口琴家CY Leo共同演出,他們的超凡技巧和細膩詮釋必將打動全場觀眾。而第二場音樂會則由Thierry Maillard和Amaury Faye合作,演繹了他們最新專輯《莫格計劃》中的曲目,向七八十年代的音樂致敬。Maillard帶領首樂團和特別嘉賓結他手包以正,帶來了電音世代流行的合成器和鍵盤音樂。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法國五月藝術節|重點回顧及介紹最新熱門項目 舞蹈、音樂、工作坊也包羅萬有!

Thierry Maillard是一位作曲家、鋼琴家和編曲家,他主攻創作爵士和古典音樂的混音作品,已經在音樂界活躍了三十年。他畢業於巴黎高等音樂師範學院,並在十七歲時獲得了教育文憑,隨後在巴黎音樂信息中心深造。他曾在法國艾吉永爵士音樂節上獲得冠軍,評審團主席米歇爾·培楚雅尼對他的創作讚譽有佳。Maillard崇尚多元音樂,最近的項目包括獨奏、三重奏和大樂團演出。他也是少數與布拉格交響樂團合作的爵士樂手之一。在2021年,他與蕭凡·路克和史提凡·貝蒙多合作錄製了專輯《貝爾卡》,同年還與全女班室樂團發行了專輯《變色龍》,被譽為爵士界多元、平等和融合理念的推動者之一。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立即登記接收
image with no details
ELLE MAGAZINE
全城最精采訂閱優惠
立即訂閱
image with no details
專享
COSMART 最新優惠
成為免費會員
立即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