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台灣藝術家張騰遠嗎?如果香港讀者沒有多聽過他的名字,在此可以略為簡介一下。他出生於高雄,目前在台北生活與創作。自2012年起,張騰遠以末日考古為概念,創造一個虛擬的末日故事,當時創作的考察人員鸚鵡人意想不到大受歡迎,從此別人就認定了張騰遠就是鸚鵡人﹐鸚鵡人就是張騰遠。Elle.com.hk趁着他在港開個展,抓緊機會跟他聊聊創作事(以及閒事)。
ELLE:你在創作風格或心態上有任何轉變嗎?
張騰遠(CTY):其實一直都在細微地變化着。
我的創作裡所創造的鸚鵡人與末日世界,其實是現實世界的反映,因此我會觀察當代環境的變化,把我關注的議題,透過鸚鵡人的世界呈現出來。因為世界一直在變化,因此我的風格也一直在細微的變化着。鸚鵡人的地球末日考古,從2012年開始,從一開始如電腦螢幕畫面的簡單色塊,到中段我嘗試加入許多當代環境議題(如地球永續、生命、敘利亞雅難民潮……),因而畫面與線條變得較複雜,到最近我又試著將畫面簡化,以輕鬆明快的線條與色塊,表達我對後疫情時代的觀察。

ELLE:今次在香港的展覽,所選的作品都是你的意見抑或是與畫廊共同構想的?為甚麼選取這些作品呢?
CTY:這次『鸚鵡人登陸香港』個展所選的作品,是我親自挑選的組合。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在香港實體空間的個人展,而鸚鵡人在故事裡總是在末日地球的各個角落考古,因此我取名為鸚鵡人登陸香港,象徵着我在香港的首次個人展。也因為是首次展出,所以我特地安排畫面較簡明的作品,用以介紹鸚鵡人與其他角色出場,(譬如繪畫作品『之間』、『朋友』或是雕塑『鸚鵡人與太湖石君』)或是鸚鵡人在末日地球上的考古回憶(又如『發現起源地』、『考古工具』)。

ELLE:你的作品很能體現到流行文化的趨勢,如最近創作加入塊根植物,也有做瑜伽動作的鸚鵡人,塊根植物與瑜伽也是近年很流行的事。為何選擇在作品上加入流行趨勢呢?
CTY:我很喜歡觀察流行文化,因為很多時候,流行文化呈現着人類文明各個時代的樣貌,也反映着該時代的重大事件。譬如塊根植物的流行,我認為與當代社會裡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有關,在塊根的種植過程中,人類得以讓自己的心境也慢下來。而瑜珈已經流行好久,但是在後疫情時代,隔離在家的機會變多了,因此學習瑜珈來運動,或是關照自己內心,便成為重要的事情。上述的兩樣事情,我認為都反映着時代的樣貌,因此我將它們入畫,因為鸚鵡人不就是一直在模仿、觀察人類嗎?

ELLE:最常聽到別人怎樣看待你的作品呢?你喜歡這種看待嗎?
CTY:最常聽到人們描述我畫面裡的色彩運用,以及鸚鵡人與當代環境互動的有趣之處。而我最喜歡的是人們在觀賞我的作品之後,從畫面裡,有自己的思考,發展出自己的故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