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症如何顛覆整個時裝生態?新冠肺炎給時裝界的4個啟示與反思!
Style Insight
一場疫症如何顛覆整個時裝生態?新冠肺炎給時裝界的4個啟示與反思!
Photo: Getty
READ MORE
一場疫症如何顛覆整個時裝生態?新冠肺炎給時裝界的4個啟示與反思!

一場疫症如何顛覆整個時裝生態?新冠肺炎給時裝界的4個啟示與反思!

Share to:

因為世紀疫症,我們看見了時裝界的團結。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雖然業界生意低迷,整個時裝產業節奏被打亂,但也無阻一眾品牌積極捐款、生產口罩及保護衣,齊心抗疫。當中品牌包括Louis Vuitton、Giorgio Armani、Prada、Dior、Chanel、Salvatore Ferragamo等等,單位不計其數。還有各個品牌在我們stay home日子提供的一連串網上娛樂,如Loewe、Bottega Veneta、Dolce & Gabbana等,均不遺餘力地創作高質內容。也全因疫症,一段空白的時間,令大家漸漸領悟到老早存在於時裝界的弊病,這比新冠肺炎出現得更早、更需正視……

Photo: Getty
一場疫症如何顛覆整個時裝生態?新冠肺炎給時裝界的4個啟示與反思!
Photo: Getty

因為世紀疫症,我們看見了時裝界的團結。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雖然業界生意低迷,整個時裝產業節奏被打亂,但也無阻一眾品牌積極捐款、生產口罩及保護衣,齊心抗疫。當中品牌包括Louis Vuitton、Giorgio Armani、Prada、Dior、Chanel、Salvatore Ferragamo等等,單位不計其數。還有各個品牌在我們stay home日子提供的一連串網上娛樂,如Loewe、Bottega Veneta、Dolce & Gabbana等,均不遺餘力地創作高質內容。也全因疫症,一段空白的時間,令大家漸漸領悟到老早存在於時裝界的弊病,這比新冠肺炎出現得更早、更需正視……

因為疫症,人們被迫騰出時間、放慢腳步,反思生活和生存價值,時裝界亦然

因為疫症,人們被迫騰出時間、放慢腳步,反思生活和生存價值,時裝界亦然。Gucci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宣布品牌今後只舉辦一年兩次系列發布;Saint Laurent將缺席9月時裝周;Dries Van Noten帶領40多位設計師聯署,要求整頓零售及折扣季節時間表;英國時裝協會和美國時裝協會發出呼籲時裝界放緩腳步的聲明。原來一段空白的時間,令大家漸漸領悟到老早存在於時裝界的弊病,這比新冠肺炎出現得更早、更需正視。 

1互聯網扮演的角色漸趨重要

沒有人知道時裝表演改以數碼化形式呈現是否可行,但過去多月以來卻

沒有人知道時裝表演改以數碼化形式呈現是否可行,但過去多月以來卻足夠證明它的存在有理。上海時裝周、東京時裝周,甚或巴黎及米蘭時裝周,亦有意將時裝系列轉用影片形式面世。然而有這樣的改變,絕對不只考量到簡化發布程序。

有否想過,一場短短平均不過30分鐘的時裝騷,會如何破壞環境?品牌為搭

有否想過,一場短短平均不過30分鐘的時裝騷,會如何破壞環境?品牌為搭建出奢華舞台,往往耗用大量物資,事後如何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專程乘飛機出席活動,有想過那程飛機所排放的廢氣就是損耗地球的昂貴代價嗎?online一網打盡,因應時代而誕生,更應為環保而持之以恆。 

再者,在電子商務及網購大行其道的時代,可見實體店的存在價值漸漸貶

再者,在電子商務及網購大行其道的時代,可見實體店的存在價值漸漸貶值,再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疫症,民眾足不出戶,店舖關閉門市,可想像實體店營運其實步步為營。據BBC報道,英國可能將會有80萬至100萬家公司倒閉,約兩成中小型企業沒有倖存機會。這一疫,令更多品牌考慮在未來日子積極開發電子商務以平衡風險;如何與消費者及時代並行,各家各戶確實要審慎思考。

2整頓業界時間表

眾所周知,無論時裝周、時裝零售或促銷活動,時裝界的日程也與現實 季節

眾所周知,無論時裝周、時裝零售或促銷活動,時裝界的日程也與現實 季節的時間截然不同。舉例說,通常在1月結束的時候,品牌便即上演秋冬系列;店舖間,在春夏預售秋冬的衣服,而到了秋冬,置於店內的是翌年春夏系列;然而夏季還未告終,品牌春夏產品便成「過季」設計,淪為減價貨品。 有設計師開始質疑這個持之以久的時尚系統是否真的健全,Dries Van Noten洞悉問題所在,作出深度反思,最終集合眾多設計師聯署,要求業界重新調整時裝系列及折扣季節等時間表。

可能你仍存疑問,明明春夏與秋冬才是主要常規季度,為何又會催生出早

可能你仍存疑問,明明春夏與秋冬才是主要常規季度,為何又會催生出早春及早秋系列?其存在全為了填補兩季之間的空白期。而早春及早秋往往是銷情最理想的兩季,貨品停留於架上的時間最長,設計師漸漸也需配合商業目標而設計,甚至有時出現發布早春系列比其他季度來得更盛大的現象。 

另一邊廂,更有不少品牌設計師需兼顧一年多達六季系列的設計,剛宣布

另一邊廂,更有不少品牌設計師需兼顧一年多達六季系列的設計,剛宣布為Gucci改革時裝周日程的品牌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便是其一。設計師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他們真的有足夠時間思考設計嗎?做法不禁令人質疑業界是否慣以銷售利潤與設計方向掛鈎,而忽略創作的重要性?未知將來會否有更多品牌加入無季節性的時裝日程,不過現存的傳統時裝規則的確值得我們深究及反思,畢竟如何將商業與創意達至平衡,向來都是業界一直想尋找的答案。 

3Fast Fashion 將面臨樽頸位?

速食時裝由設計、生產到上架發售,各步驟均以驚人速度完成,過程不足半

速食時裝由設計、生產到上架發售,各步驟均以驚人速度完成,過程不足半年。品牌約兩星期便轉換新裝,再視乎反應去留衣物。就以 H&M與Zara為例,為了維持新鮮感及緊貼潮流,H&M每星期推出層出不窮的新款,一年生產海量的系列;另外,商業權威雜誌《Fast Company》的文章曾指Zara每年推出的設計多達12,000款,從草圖到上架僅需6個星期。

在此抗疫時期,民眾的物慾及消費意欲極低,速食時裝必然造成更多浪費

在此抗疫時期,民眾的物慾及消費意欲極低,速食時裝必然造成更多浪費,衍生了環境及生態、人類健康甚至工人權益等問題。據早前Bof資料所得,H&M因疫情關閉在美國及歐洲多達3,000間商店,然而近月情況開始好轉,也未見顧客流量回復,可見未來的服裝趨勢,會一再降低人們對快速時裝的需求。 

4重新定義「價值」與消費模式

疫情關係,不少人加入stay home及work from home行列,待在家中的日子,漸漸改變人們

疫情關係,不少人加入stay home及work from home行列,待在家中的日子,漸漸改變人們對服裝的看法。首先大家對服裝質量要求更加講究,原因很直接,stay home與外出所揀選衣物的準則截然不同,stay home以舒適度與耐穿為大前提,相信未來日子,質量與舒適度會成為首要購買因素。

其次則是風格,簡便休閒裝束成為抗疫時期不少人的日常造型,連在零售

其次則是風格,簡便休閒裝束成為抗疫時期不少人的日常造型,連在零售界擁有未來主義者美譽的DougStephens,接受《WWD》訪問時也指出,現象將會改變未 來的辦公室造型。再者,handmade與DIY也漸成氣候,Dolce & Gabbana 所推出的「DGFATTOINCASA」(解作「自家製作」,邀品牌工匠和好友舉辦網上一 系列手製工藝工作坊)全新項目,廣受歡迎。有鑑於此,時裝界預視未來潮流走向時,也應當回應當下民眾的需求與心態,尋求共識與結論。

Armani先生早前寫給《WWD》的公開信:「這次危機是一個絕妙機會,可以放慢一切,重

Armani先生早前寫給《WWD》的公開信:「這次危機是一個絕妙機會,可以放慢一切,重新調整一切,畫出更加可靠與真實的地平線。不再壯觀,不再浪費。」症情持續,世界紛亂,面對混沌不明的未來,時裝界更應團結。如果這缺口是為了給予我們機會重新審視時裝行業的價值與利弊,我們應抓緊時機,反思及理解時裝界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