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批評也是一種關注
曾經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人們分成四個組,在四種不同誘因的情況下完成任務。第一組為表揚組,每次工作後予以表揚和鼓勵;第二組為受訓組,每次工作後嚴加訓斥;第三組為被忽視組,不予評價,只讓其靜聽其它兩組受表揚和挨批評;第四組為控制組,讓他們與前三組隔離,不予任何評價。
結果工作成績是前三組均優於第星四組的控制組,表揚組和受訓斥組的成績明顯優於忽視組,受表揚組的成績亦不斷上升。

從這個實驗中也可以看出人們對關注的需要,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相當重要。同樣道理,在「冤家」的互動模式裡,雖然大部分都是批評或針鋒相對,但也代表他們對對方會給予更多的關注。關注是一種能量上的投入,不管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投入能量的越多,這個人或者這件事在你心裡的位置就越穩固。

二. 產生反差
「冤家」之間的砰然心動,往往在於突然發現原來對方也有優點,不似之前你對他/她的印象,或者是對方突然有一天對你送上關心的話語,不似之前的冷言譏諷,這會讓你在心理上產生很大的反差,這種「先貶後褒」的反差,更容易讓你對對方產生好感,而當你放開成見,而且帶有好感去重新認識一個人時,會更容易發現對方好的地方。

三. 爭吵是彼此了解與適應的磨合
在情侶或夫妻之間,爭吵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經歷各不相同,每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事物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爭吵是伴侶之間互相了解,彼此適應對方的磨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