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點面對負面情緒?心理學專家助你解答一切遇到的心理問題!失業點面對負面情緒?心理學專家助你解答一切遇到的心理問題!

失業點面對負面情緒?失業點面對負面情緒?心理學專家助你解答一切遇到的心理問題!

READ MORE

失業點面對負面情緒?心理學專家助你解答一切遇到的心理問題!

疫情下難免百業蕭條,裁員潮一浪接一浪。若然不幸被裁,加入失業大軍的行列,難免會有不同的負面情緒產生。失業朋友應如何面對?家人、朋友又該如何協助?ELLE.com.hk找來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鄭寶君,助大家走出失業的心理困局。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LLE:失業通常會有些甚麼負面情緒呢?

鄭:失業會帶來很多負面情緒,在乎你處於甚麼階段。起初會覺得迷惘、憤怒

鄭:失業會帶來很多負面情緒,在乎你處於甚麼階段。起初會覺得迷惘、憤怒、尤其屬被裁走的一批,會產生傷心、被遺棄、被離棄的感覺。隨後慢慢表現一種抑鬱,因為有感失去重要的人際關係,更覺得失去生命中的目標。陷入迷失,是基於覺得人生漫無目的,尤其失業者以前是工作狂的話。亦有失業者表示會失去安全感,尤其需要養家,且經濟狀況沒有太多盈餘,自然會有更大不安感。而在外國研究顯示,失業者的家庭關係支援比較足夠,而本身自尊感並非那麼低的話,他的心理健康狀況會較為良好。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LLE:甚麼年齡層的人士失業後,最易有情緒問題呢?

鄭:任何年齡層的失業者都有機會有情緒問題,不一定是年輕失業者就比

鄭:任何年齡層的失業者都有機會有情緒問題,不一定是年輕失業者就比較好過。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性別在處理失業問題上,所採取的方式也有不同。男人通常是解決問題就足夠,在情緒方面較不懂得去表達,而女性則較為習慣表達自己的情緒,願意尋求協助。她們透過哭泣、甚至在社交平台表達出來,這也是處理壓力的方法。

ELLE:作為失業者身邊的朋友或是家人,應該如何去協助失業者呢?

鄭:最初知道對方失業時,都要給予他/她一些空間,讓對方處理一下情緒。接

鄭:最初知道對方失業時,都要給予他/她一些空間,讓對方處理一下情緒。接下來,等待對方是否準備去討論這件事,靜待一個談判時機,要看當事人是否有心理準備去面臨失業這個狀況。如果對方是一個具高抗壓能力的人,他的復原能力便會很強。但若然如果你知道身邊人屬於一個低抗壓能力的人,一定要給予他空間。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ELLE:當面對失業朋友、家人時,又可以說些甚麼話讓對方內心好過一點?

鄭:請不要嘗試跟對方開空頭支票,例如「有甚麼事我也會幫你!」假設對方問

鄭:請不要嘗試跟對方開空頭支票,例如「有甚麼事我也會幫你!」假設對方問你借錢,你又不願意借的話,又該如何圓場呢?不要再給失業者一些失望了,其實我們只需說一句:「如果我是你,我也會替你辛苦。我是你的話,我也感覺到那份壓力。」人其實是很簡單的,只要被明白、被諒解、被看得見、感覺到被支持、已經是一件很窩心的事。家人有擔憂是很正常及現實的事,如果可以,作為家人亦可以說:「沒事!有我陪伴你!」要讓對方明白,沒甚麼事是解決不來的,而且是有家人一起共同面對。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ELLE:有失業者害怕面對家人,選擇「扮返工」,為何他們會有這個心態呢?

鄭:我相信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原因去「扮返工」,有些人可能不懂如何去坦

鄭:我相信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原因去「扮返工」,有些人可能不懂如何去坦白,有些可能是怕家人嘮叨,「扮返工」則免卻了一些煩惱。我不鼓勵別人去扮返工,但若然你害怕面對家人的反應,應想辦法去認真面對這件事。我還是鼓勵失業者坦白,若然家人真的過分嘮叨,你可以選擇到其他地方,例如待在公共圖書館,找個地方可以寄求職信,也會是一個好的選擇。

ELLE:疫情下失業,又不能出外散心,有甚麼方法讓自己真的能好好放鬆?

鄭:要看被裁者的反應是如何,如果是有足夠理性的話,也應該了解當下的

鄭:要看被裁者的反應是如何,如果是有足夠理性的話,也應該了解當下的經濟狀況、求職狀況是如何,看看自己有甚麼當務之急的事情需要處理。接着下一步,你便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用作求職,有多少時間空出來做一些一直想做但沒有時間做的事情,例如執屋、學畫畫。失業期間,每日也需要有規律的生活。這樣對情緒的適應,對將來重返職場的適應,也是非常緊要的。

ELLE:有人說失業後的幾個月是患抑鬱症的高峰期,這是真的嗎?

鄭:找不到相關資料,但是從「失去」的角度來說,失去了自己的價值、重要的一

鄭:找不到相關資料,但是從「失去」的角度來說,失去了自己的價值、重要的一部份、有一個抑鬱上的情緒,這也是常見的。再加上經歷幾個月的求識期,很可能send過百封求職信卻只有一兩封回應的話,這也是令人沮喪的事。而遇上一些比較悲觀、緊張,容易憂慮的人,當他面對生活上的不確定性時,抑鬱、焦慮會更加明顯。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ELLE:所謂的騎牛搵馬,對失業者是最佳的心理治療嗎?還是對某些人來說,騎牛搵馬反而令心理質素變得更差?

鄭:很難一概而論,如果當事人是很實際的,只需要賺錢養家的話,騎牛搵馬

鄭:很難一概而論,如果當事人是很實際的,只需要賺錢養家的話,騎牛搵馬問題不大。而有部份人,他的彈性是沒那麼大的時候,騎牛搵馬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挑戰。真的要看個人特性,因人而異。其實只要失業知道自己的決定有甚麼好與壞,那便足夠。因為每個人的條件根本不同,沒有人可以批判你的做法是對是錯,我們亦要學懂去尊重別人的選擇。若然他有更多彈性,去騎牛搵馬,渡過這個難關,那固然是好,但若然這非他的本性,亦應該去尊重。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鄭寶君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任職公立醫院多年

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主席

任職公立醫院多年

Mei Lin Lee
by Meilian Lee
立即登記接收
image with no details
ELLE MAGAZINE
全城最精采訂閱優惠
立即訂閱
image with no details
專享
COSMART 最新優惠
成為免費會員
立即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