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的空間感

在旅行時,總是驚歎外國博物館的宏偉、前衛、富美感,惟近年旅行夢已破碎,沒辦法前往世界各地的博物館,M+博物館自然成為藝術愛好者必遊之地。要說M+博物館的其中一個最大特色,必然是它的空間感,開敞明亮是其建築上的特色,除了地方寬敞,更能從不同角度引進日光,交錯的建築線條陰陽明滅,柔美而具美感。整幢建築由瑞士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de Meuron設計,大量用了清水混凝土作建築主材,因此帶有自然及質樸的魅力。
清水模建築:怎樣拍也美

近年流行「清水混凝土」熱潮,當人走在清水模建築前,隨便一拍也覺氣質出眾。現時有很多建築也用上清水模,不貼磚、不塗漆,只呈現混凝土原貌,帶給人們一種簡潔、沉穩的感覺,M+博物館大量用上清水混凝土這種被喻為「粗獷主義」的材質,大概是追求一種潔靜感吧﹐畢竟藝術館的氛圍需要一種謐靜。
1
打卡位:巨型吊燈

在M+博物館的混凝土外牆,懸掛着一排排的大型吊燈,有人說外型如街市的紅A燈罩。在一盞盞透光的玻璃燈下打卡,確是另有一番藝術味道。
Photo:cherie.ellehk & lizeatery
2
打卡位:東展廳木條外牆

走到2樓的展廳,你會察覺在一片落地玻璃上,間斷的木條梳落地拼合在前,斜陽光線打落在木條,於地板上形成一組陰陽圖案,隱約滲透出禪意,讓人倍感抒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