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林嘉欣Karena Lam與江卓姿Jess:「Shop local,買本地的,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去實踐綠色生活。」
ELLESociety
專訪林嘉欣Karena Lam與江卓姿Jess:「Shop local,買本地的,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去實踐綠色生活。」
Photo: Photo JOSH CHOW; photo assistant LEONNIE CHAN; stylist NICOLA LAI; wardrobe 30 MENU; hair JEREMYY LEUNG(KARENA LAM),HIN WAN(JESS); makeup WILL WONG(KARENA LAM), SHUEN KONG(JESS); text EMILY CHEUNG; coordination CRYSTAL LEUNG & KAREN WOO
READ MORE
專訪林嘉欣Karena Lam與江卓姿Jess:「Shop local,買本地的,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去實踐綠色生活。」

專訪林嘉欣Karena Lam與江卓姿Jess:「Shop local,買本地的,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去實踐綠色生活。」

何謂「綠色生活」? 綠色生活是以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作為目標的生活方式,從日常生活中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資源有限,人的欲望卻是無窮。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假若全球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像香港人一般的話,我們需要 4.2 個地球的資源才能滿足需求。難道身為城市人,就注定與「環保」二字距離很遠嗎?地球只有一個,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是從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作出綠色的抉擇。今期《 ELLE 》請來演員兼素食者林嘉欣與藝術家江卓姿(Jess),跟我們分享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

Photo: Photo JOSH CHOW; photo assistant LEONNIE CHAN; stylist NICOLA LAI; wardrobe 30 MENU; hair JEREMYY LEUNG(KARENA LAM),HIN WAN(JESS); makeup WILL WONG(KARENA LAM), SHUEN KONG(JESS); text EMILY CHEUNG; coordination CRYSTAL LEUNG & KAREN WOO
專訪林嘉欣Karena Lam與江卓姿Jess:「Shop local,買本地的,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去實踐綠色生活。」
Photo: Photo JOSH CHOW; photo assistant LEONNIE CHAN; stylist NICOLA LAI; wardrobe 30 MENU; hair JEREMYY LEUNG(KARENA LAM),HIN WAN(JESS); makeup WILL WONG(KARENA LAM), SHUEN KONG(JESS); text EMILY CHEUNG; coordination CRYSTAL LEUNG & KAREN WOO

何謂「綠色生活」? 綠色生活是以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作為目標的生活方式,從日常生活中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資源有限,人的欲望卻是無窮。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估算,假若全球每個人的生活習慣都像香港人一般的話,我們需要 4.2 個地球的資源才能滿足需求。難道身為城市人,就注定與「環保」二字距離很遠嗎?地球只有一個,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我們唯一可以改變的是從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各方面作出綠色的抉擇。今期《 ELLE 》請來演員兼素食者林嘉欣與藝術家江卓姿(Jess),跟我們分享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形象反映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若談起林嘉欣(Karena),相信離不開數個形象:女神、素食者、藝術家。在奔騰不息的城市中,身兼多職的她依然身體力行地實踐低碳生活。這份堅持源自她對全球氣候暖化及環境保育問題的關注。「我們沒有藉口不實行綠色生活 了。」Karena 道。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實踐環保的其中一個方式是支持本地製作。肇於疫情,Karena 和許多香港人一樣意識到本地生產的重要性,一個地方能夠自給自足才可以持續。「Shop local,買本地的,就是最直接的方式去實踐綠色生活。不需要特別買意大利、法國牌子的,因為進口貨物的運輸會增加碳排放量。我平日喜歡穿本地製造的衣服,覺得它們的布料特別適合香港酷熱又潮濕的天氣。」從事陶藝之後,Karena 認識了不少從事手工藝的設計師,發覺香港有許多本地工藝,有的人做皮革,有的人做藤編,有的人做藍染等,而她身上飄逸舒適的白色棉衣是出自朋友的本地品牌 30Menu。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我們亦會支持香港本地菜,每個星期透過『土丘』訂購當造的蔬菜和水果。還有本地的蜜糖和花生油,全都是農夫以人手精心製作, 所以煮出來的食物格外香甜!」活現自給自足的低碳生活成為教導孩子環保概念的契機。身為母親的Karena 會刻意地尋找義工的機會,讓女兒們參與環保有關工作,例如 Hong Kong Cleanup 的海灘清潔行動。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上年我和先生帶着兩個小朋友去到元朗種米。以前小朋友用餐時常剩下飯,但經歷了半年的種米工作坊後,她們親身感受到農夫的艱辛,實實在在地明白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現在她們吃多少飯才會添多少。我認為這是對小朋友最好的學習經驗。時下的小朋友該有的都有,如果單單依靠說教的方式,他們是想像不到的。參與義工讓小朋友知道身邊有很多人、物和自然需要我們去關心。」Karena 分享心得。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危機即契機,就看你用甚麼的心態去看待一件事情。疫情掣肘了香港人便利的生活模式,Karena 卻認為疫情是放下執念和實行綠色生活的時機。「當面對不可控制的事情時,我們要懂得放下執念並嘗試在日常生活中把握美好時刻。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外出,工人姐姐開始在屋外露台種菜。種了白苦瓜、青苦瓜、秋葵等,能夠自給自足之餘,種菜亦成為一種療癒。」疫情使生活方式產生了重大的改變, Karena 認為最重要是能夠在範圍之內找到自我紓壓兼且環保的樂趣。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與 Karena 的環保理念不謀而合的,還有她的髮型師 Hin 的太太 —— 江卓姿 (Jess)。同樣熱愛藝術的 Jess 是一位竹藝匠人和表達藝術治療師,相信吸引力法則 把志同道合的二人拉近。訪談當日來到 Jess 位於梅窩的家,陽光從天窗灑進屋內, 每個角落都布滿了兩夫妻的藝術品,屋外旁邊則是一塊田,彰顯着人與大自然共存 的生活模式。Jess 用梅窩的「香港竹」製作竹器,從採收、割青、破竹、破開直到 編織等的程序,全靠一雙手。

笑着的平衡領悟

笑着的平衡領悟

Jess 笑言:「梅窩的生活有如活在一個平行時空。」在 奔騰不息的香港,很多人在選擇落腳點時會以便利為主要考慮因素,本來住在港 島的 Jess 卻在偏遠的梅窩找到真正的生活意義。「梅窩的自然環境讓我在城市中的 racing thoughts 模式頓時停下來。住在梅窩需要面對原始的問題,例如打風下雨時 會停電等,但是我認為這才是體驗生活的真諦。」

笑着的平衡領悟

住在城市裡,連綿不休的工作讓 Jess 衍生了改變生活模式的意欲。直至搬入梅窩,大海、河流和山脈,使得 Jess 放下執着。「還記得剛搬到梅窩時,我在踏單車回家的路上跌倒。但當時我不感到難受,反而是笑着的!笑,是因為領悟到路上的每一步,只要心神不專注在當下,便會失衡。而當失去平衡的時候,便會跌倒。這次跌倒,提醒了我要專注在每分每秒,活在當下。」Jess 憶述。

笑着的平衡領悟

梅窩教導了 Jess 在生活上取得平衡的重要性。在城市中的生活與實踐環保的習慣,又可以如何取得適當的平衡?Karena 自有秘訣。「為了減低碳排放量,在家裡我們習慣用風扇代替冷氣,並教導孩子沖凍水涼。如果天氣酷熱時,只會在太陽開始下山至睡覺之前的時段,開一會兒冷氣, 讓室內溫度降低。」Karena 分享。

笑着的平衡領悟

「梅窩的自然環境不斷提醒我要慢下來。」對比城市急促的節奏,梅窩的「慢」生活,給了 Jess 停頓的空間去觀察和留意身邊的事物。「以前的我會容易煩燥,面對營營役役的生活甚至需要 buy time。是到了現在,才意識到過往的自己是那麼焦躁不安。」Jess 憶想。「綠色生活是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存,意識到我們身邊的物件都是取之於自然。」Jess 分享。製作手工藝的過程讓二人領悟惜物的概念。「以前古人用來撈魚的竹籮,用到破爛時便會用藤織來修補;或是陶藝的金繼修復技術都是古人惜物的智慧。」Jess 說。Karena 有感,「當你知道身邊的事物得來不易時,便會格外珍惜和愛護這個大自然。」

自給自足的持續性

來自香港本土的竹篾。

Don’t Miss
立即登記接收
訂閱電子報,獲得更多資訊、體驗及禮遇
SIGN UP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