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安妮(WinWin)的名字裡藏着兩個「Win」,可能會以為她的勝負欲很強,但如果你了解她一路走來的經歷,就知道她眼中的跳舞完全不是關乎勝負,而是一種純粹的快樂。從舞蹈室的不懈努力,到成為伴舞員襯托出他人的光芒,WinWin一直默默地為自己累積着無數經驗。到今時今日終於站上舞台中央成為大家的目光焦點,她一點也沒有忘記跳舞所帶給她的一切:「除了正在受訪的這一刻,每一次下台之後看到我的朋友都會想『嘩!幸好我有跳舞所以才能認識到你們,有你們陪伴着我一起來到這一步。』」成為跳唱歌手更身兼節目主持的工作,她的旅程早已超出自己所想,無論身在何處、站在甚麼舞台,她都總能透過跳舞,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舞台的掌控

「年少時當舞蹈員累積了很多舞台經驗,這些經驗都讓我現在站在台上時沒那麼容易緊張。」WinWin一直很感激自己曾經擔任過伴舞員,因為那些經歷不僅鍛鍊了她的技術,更讓她對舞台有更深的理解。「有時候突發狀況真的要靠自己『執生』,比如跳舞中途音樂突然停了,你還是要繼續跳。」但比起技術上的成長,她認為最困難的還是如何在表演中保留個人風格,但同時又與團隊配合。「跳舞很講求團隊性和一致性,年少時剛開始表演的階段,我會很堅持要跳出自己的風格,但後來發現,如果一個人太突出,反而會影響整體表演的協調感。」她分享了自己過去曾經有點任性,總覺得應該跳出最有個人特色的舞步,但經過多年調整,現已慢慢學會如何拿捏這個平衡。「現在我還在學習,怎麼在團隊合作中保持自己的風格,同時又能配合整體的氛圍。」

除了技巧與風格,WinWin對於編舞創作的方式也充滿着自己的個性。「我不是那種能在固定時間內創作的人,靈感來自生活中的各種瞬間,可能是吃飯、打機,甚至是坐巴士的時候突然想到的一些動作。」她並不喜歡按照既定的框架去設計動作,而是希望讓每一支舞都有它的故事和靈魂。「有時候看動漫也會有所啟發,比如之前看《鬼滅之刃》,某些場景的動作就讓我突然想到可以應用在排舞裡面。」或許正是這種隨性的創作方式,她的舞蹈總是充滿個性與故事感,也讓她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其實我每一首歌都會找不同的朋友合作,因為我覺得舞蹈和音樂都是開心的事,一起玩會更有趣。」在創作自己的跳唱歌曲時,WinWin並不喜歡單打獨鬥,而是希望與不同的製作人、編舞師、朋友們一起激發靈感,讓作品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每一次創作,我都很期待,看看會擦出甚麼新的火花,像是《Sensei》、《Throw Away》、《9Shake(feat. CotaBoii)》等歌曲,一大群人跳舞對我來說意義是很大的。」
平衡人生與舞步

「跳唱歌手」這個新身份,對於WinWin來說絕對是一場完全不同的挑戰。「其實真的很困難,首先唱歌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怎麼接觸過的事情,突然成為明星後就要開始唱歌,都會感到很緊張,而且有一種不是自己控制範圍以內的感覺。」她認為跳唱最大的困難在於如何平衡兩者,「當唱歌不夠熟悉的時候,反而會影響到我對跳舞的信心,變成兩邊都不順。」跳舞時她的身體可以完全投入音樂,順着節奏自然流動,但當要同步演唱時,氣息控制、聲音穩定性、肢體協調都變得更加複雜。同時挑戰跳唱也不只是技巧上的突破,還涉及市場的考量。

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裡,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並在市場需求與個人風格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每個藝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市場上有很多流行趨勢,但如果一味迎合,可能會因此失去自己的特色。我更希望找到真正喜歡我風格的觀眾,這樣才會有真正的共鳴。」WinWin亦提起《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對她的影響:「我覺得被人討厭是一件好事,因為代表你沒有按照別人的想法去活。如果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己,那最終只會連你都不喜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