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議題對大家來說相信並不陌生,但實際大概只有少數人群會因為想要改善環境問題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就如早前的澳洲山火,驟眼看好像獲得了全球的關注,但說實話,若不是有大量受重傷的樹熊、袋鼠以動之以情的方法得到大家的同情,在大家眼中這還是個普通的火災,而事實上又有多少人在連載帖文背後真的捐款了、想辦法去協助了?其實環保議題所指的確實非常廣泛,除了捐款和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還有不少辦法可以讓我們為地球略盡綿力。咖啡渣、舊衣物、舊單車等這些被人棄置後,真的只有當垃圾的命運嗎?你有想過賦予它們第二生命嗎?
「另闢物徑」展覽策展人Anouchka van Driel

這12位設計師和創造者選擇了以藝術和創意表達他們對環保這議題的想法,甚至提出了改善方法。而這次我們更有幸訪問了展覽策展人Anouchka van Driel,讓我們能更深入了解展覽中各項展品獨特之處和彼此之間的連繫,以至整個展覽背後的概念。
環境問題的從前、現在和未來

可持續發展、創新都不是新穎的概念,是次以此為題的集體展覽「另闢物徑」(Disruptive Matter) 卻或許能為你帶來全新的思想概念。展覽策展人Anouchka van Driel 指:「展覽著重的是展品間展示出的故事性,因此分為五大部分:序言、物質、規模、無處不在、未來,由地球的始原到將來,讓我們重新認識並提點我們地球所經歷的一切,以及箇中我們所衍生出的問題。」
咖啡渣和舊單車的第二生命

咖啡幾乎是大部分人的必需品,全球消耗量超出我們想像,每一天能售出超過20億杯,除了紙杯、膠蓋、飲管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即棄廢物,你知道咖啡渣都是危害環境的一大元兇嗎?又或者共享單車計劃,相信大家都略懂一二,然而你又知道這些計劃失敗後,單車遭受怎樣的處置嗎?是被回收、捐贈?還是都逃不過成為堆填區的一部分?我們每天產生的廢物多不勝數,原來讓人居住的地方都讓給了被棄置的垃圾,不是很諷刺嗎?抱着有讓人發人深省的力量同時,展覽亦想讓大家洞悉到環保知識對產品設計的重要性,Anouchka指:「不少藝術家都深知這些問題的急切性,與其等待全新的環保物料出現,倒不如自行發掘新的原材料,活化大家心目中的廢物,打破日常生活中一次性用品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咖啡渣和舊單車,你能想像到它們能成為些甚麼?磚塊、燈罩、椅子、還是杯子?其實這些產品全都能用這些「廢物」造成,你願意使用嗎?
是植物還是餐具?

Anouchka作為資深策展人,每件展品都由她精心挑選出來,但最深得她歡心的展品是《嫁接》和《The Ocean Cleanup 淨洋衛士》,這些展品都是對未來有着深遠的影響。即棄餐具的不環保相信不用多提,《嫁接》雖然同為餐具,但使用的是可降解的生物塑料PLA(聚乳酸),可以反覆使用同時不會污染環境,外貌亦跟一般餐具不一樣,以植物本來的形態、肌理融入當中,美觀同時希望讓人們反思用來製造一次性用品的非環保物料背後的代價,從而鼓勵人們改變自身的生活習慣。作為展覽中「無處不在」部分的展品,這些不單是藝術品,更是真實能取替一次性餐具的產品,相信不久以後大家都能在市面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