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自己的自私、恐懼、懦弱、殘缺,其實是一件非常殘酷的事,事情就猶如自己手持着手術刀,然後忍痛挖開自己的皮膚,精準地往心臟那處挖下去,再將它小心翼翼地拿出來,仔細看一次它的醜陋與脆弱。何等血腥的一件事,更遑論要你站在所有人面前重演一次?編舞大師帕派約安努(Dimitris Papaioannou),偏偏用作品《INK》剖白自己;當他選擇挖開自己的心,我們也不若而同地跟隨。瞬間,我們一同走到最原始的自己面前——質問着、探索着、了解着、痛哭着、釋放着。
用水呼喚靈魂的底處

水,由第一幕,再到落幕,都從未間斷地出現,甚至可說它是整個創作的核心元素。

在漆黑的舞台上,有一個噴水裝置,Papaioannou將它扭開,水以優美的弧線向上灑開,再落地。繼後,Papaioannou慢慢以不同的型態介入水。他與它對視、合體,不斷相互交集與交纏。他倆,沒有誰領先,也沒有誰落後——肢體與流水宛如化作一體,帶領彼此繼續幻想,在暗黑奇幻的三面黑牆上,作出一場深度的交流。
這一幕幕的交纏,也帶人們去遐想,大自然開初是如何成人類所敬拜的,人類又如何再三嘗試征服萬物。一切,也如從希臘神話中出發,以原始的視野出發。

最後一幕,Šuka Horn站在台上的中央,踏上桌上——高山上,隨即以野獸般的方法宣洩主權。後加上光與水的折射,一切更顯得科幻、壯麗、優雅而超現實。
他們既是烏拉諾斯與克洛諾斯之間亙古的父子相愛相殺,更是無限往復、沒有終點,不斷辯證拉扯的自我兩面。《INK》,正引向人們找出另一個自己,當你看見自己之際,你會選擇與他鬥爭,還是與他立即相擁呢?無論你選擇的是前者或後者,作品也經已為你完整地預演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