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哥本哈根的彩色之家
Decoration
走入哥本哈根的彩色之家!丹麥家庭的室內設計最值得參考!
Photo: MIKKEL VOLCKER
READ MORE
走入哥本哈根的彩色之家

走入哥本哈根的彩色之家!丹麥家庭的室內設計最值得參考!

Share to:

丹麥人非常擅長運用顏色及圖案,無論時裝穿搭或室內設計,充斥着鮮艷色彩。這次我們拍攝的房屋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地理位置上因為連接着歐洲大陸,所以受到更多的歐洲文化及歷史影響, 呈現多元面相。這個丹麥家庭,是外界較少見的彩色系用家,由衣櫥到家品及收藏品都充滿繽紛色彩。

Photo: MIKKEL VOLCKER
走入哥本哈根的彩色之家!丹麥家庭的室內設計最值得參考!
Photo: MIKKEL VOLCKER

丹麥人非常擅長運用顏色及圖案,無論時裝穿搭或室內設計,充斥着鮮艷色彩。這次我們拍攝的房屋位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地理位置上因為連接着歐洲大陸,所以受到更多的歐洲文化及歷史影響, 呈現多元面相。這個丹麥家庭,是外界較少見的彩色系用家,由衣櫥到家品及收藏品都充滿繽紛色彩。

The Owners

兩個兒子及大兒子的女朋友跟 Josina 在廚房聊得很高興。

Josina Bergsøe 及丈夫 Søren 有三名子女,除了 24 歲的長子 Jonathan 外,20 歲的 Johan 和 15 歲的女兒 Jo Bille 跟他們一同住在這裡。她曾經出版兩本書,撰寫關於患上乳癌的經歷;也熱 心參與關注乳癌的慈善活動、講座,並曾擔任好幾個相關組織的主席。她曾為不少丹麥的大型公司擔任公關、設計、branding 等,現在專心設計自家高級首飾品牌 Josina,堅持只用高質量的黃金及寶石為男女士設計充滿玩味的首飾。丈夫同樣為各大公司作商業策略顧問,修讀經濟學的大兒子即將畢業,小兒子明年入大學便會搬離這個家,最小的女兒遺傳了媽媽的藝 術細胞,隨手能畫出抽象風格的畫及動手做小擺設。

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及另一幅 Tiggy Ticehurst 的作品。

歷史悠久的城市不乏百年建築,不少國家都會額外保護 勤加維修。這個單位,外面看起來很像我們香港的私人屋苑,一排幾座外貌一致的大廈,中間有一個將會建成屋苑私人公園的公共空間,沒有很花巧的建築設計。裝修工程仍在進行的屋苑,原來已有 300 年歷史,是當年丹麥皇帝 King Christian IV派人興建作為軍人專用的醫院,外牆還有他的頭像,大廈入口門外仍然留有「候診室」的字樣。

飯桌上面的 Market Set 吊燈跟牆上掛着的 Karin Olesen 作品很配合。

裝修工程耗時,是因為大業主規定所有內外建築都要照原身一模一樣地翻新,所有工 匠和師傅都懂得傳承了逾 200 年的工藝。當我們香港的高級屋苑 都標榜着先進的星級會所,這個小區的星級會所是個地下酒窖, 每家住戶都有自己的酒窖,而且小區的幾個大業主因為愛好杯中 物,會定期舉辦品酒聚會讓住戶參與。

歷史見證

Josina 跟丈夫很恩愛, 十年來都這樣對坐着工作, 她說很享受兩個人靜靜地 工作但互相陪伴的時刻。 書桌是另一丹麥大師 Finn Juhl 的經典設計。

仔細一看房子裡的格局,四平八穩的間隔,寬闊的通道,一個個長而深的房間,高高的大門等等,可以在腦海中把 300 年前 的景象「神還原」一下。房子塗上全白色的牆身及天花頂,襯托 出色彩鮮艷的家品。家裡用上的都是丹麥設計師的作品,有 Finn Juhl 的經典梳化及工作書枱、Gubi 的地燈、Market Set 地燈及吊 燈、Københavns møbelsnedkeri vintage 的高凳,Jaime Hayon x Fritz Hansen 梳化。

Josina 把不少源於 50 年代經典至今的設計融入家中,營造成一個摩登簡約的

Josina 把不少源於 50 年代經典至今的設計融入家中,營造成一個摩登簡約的家居。對美學的講究就是從這些 細節展示出來,由大樓本身到室內都充滿着歷史的痕迹,只有細看才能看得出。住頂樓的 Josina 一家,房子有兩層,上下各有獨 立門口。孩子的睡房在上層,客廳、飯廳、工作坊及 atelier 都在下層。上層外露的木橫樑很有質感,Josina 原本打算把上層作為 atelier 及與客人會面的地方,怎料孩子很喜歡那裡,說不會搬到下層,就這樣被孩子進佔了頂層。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永遠都以孩子及家庭為首的 Josina,所有的決定都把他們放在最前。剛從郊外

永遠都以孩子及家庭為首的 Josina,所有的決定都把他們放在最前。剛從郊外搬到市中心幾個月,對她來說,住了 20 年習慣了郊區生活要適應城市生活是一種新挑戰,沒有了廣闊的後花園 及寧靜,多了城市的繁囂,但 Josina 認為,假如真的不習慣,大 不了把房子賣掉再搬回郊區,當初選擇在郊區買屋也是因為希望 讓孩子多點活動的戶外空間,反正孩子們都長大了,也不用為他 們的活動空間費神,很有孟母三遷的偉大。

Josina 很喜歡主人房牆上的油畫,說這個女人的形態很美,希望自己年老了也這樣美。

Josina 在法國康城也有一個單位,她說,有一年獨自去尼斯 旅行的時候,滿心歡喜以為終於可以自己好好享受一番。丈夫帶着孩子去滑雪,孩子們不斷傳來開心的照片,嚷着要媽媽看看自己的成果,看着看着,一個人悲從中來哭了起來想要家人的陪伴。於是哭着撥一個電話給身在康城的好朋友,好朋友馬上說明天一早過去接她,着她收拾好行李。到了朋友康城的家,她很喜 歡康城,說希望有天可以在這裡也有一個單位。不知怎樣她就被 好朋友拉到一個向海的單位,有位老婆婆突然出現,原來是屋 主,朋友叫她問一下價格,婆婆說單位不賣,不過可以長租十年!她致電丈夫告訴這事,他答應了,就這樣,他們就在康城築起第二個家。

人生如藝術

對 Josina 來說,藝術與人生兩者早已一體。家中放置了大大小小的畫像,當中包

對 Josina 來說,藝術與人生兩者早已一體。家中放置了大大小小的畫像,當中包括畢加索及 Karin Olesen 的作品,每幅她都能說出一個故事來。好些已有 200 年歷史,承傳自祖父;有些是她在社交媒體發現,然後直接聯絡藝術家洽購,有些是她旅遊時看見,當下感覺良好就買了回家。其實她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藝術家特別追捧,反而是隨心,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欣賞對象,一迷上可 以一口氣買多幅作品。細看她的家及對藝術對顏色的着迷,不難感覺到她的人 生有多正面。

Josina 曾經歷乳癌的折磨,旁敲側擊的問她是否向來都很喜歡鮮艷的顏色 (其

Josina 曾經歷乳癌的折磨,旁敲側擊的問她是否向來都很喜歡鮮艷的顏色 (其實想問是否在大病後改變了人生觀),卻發現,她本來就是這麼正面,亦憑 着這份正能量及家人的支持,努力戰勝了癌病,也勇於將手術帶來的疤痕展於人前,鼓勵大家,即使仍然面對着沒有保障的將來,然而人生就是這樣,不用 怕。只要按自己心情、身體的反應來作出決定,就沒有把日子白過。想停下來的時候就停下來休息一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未來。一個一個故事拼在一 起,成就了她的人生故事。

不難發現這個家有不少佛像 擺設,Josina 是無神論者, 但說感覺佛祖是個好人 (He is a nice guy!),所以祂可以進駐家中。

不同時期的經歷、喜好、感覺,統統都透過她放置 的藝術展示出來,就好像提醒着自己要活一個彩色的人生。她的人生藝術,是典型丹麥人個性中帶點佛系,凡事隨心、中庸;卻又很執着於細節的完美主 義,她嘲笑自己的強迫症程度大得一個地步,小時候哥哥姊姊會叫朋友回家, 然後着她離開房間,把東西稍移兩厘米後把她叫回來,等着看她能否看得出哪 裡被移動過,她總是一眼就看出來。拍攝當天我們也有移動過她的家品,亦親眼見識過那兩厘米之差的執着。

小女兒的房間有自己的獨立門口,外露的木橫樑和藤吊椅很合襯。

Josina 為了方便我們工作,特意叫孩子和丈夫外出一 天,後來我們進度良好,問可否讓孩子回家一起拍攝,她其實也不太肯定,因為是她主動要求孩子外出,他們都各 有自己的安排,她逐一打電話問。時間約好後,在外面邊曬太陽邊溫習的大兒子帶同女朋友準時回來,小兒子亦馬上趕回來。最小的女兒呢?就在海灘曬太陽,說不想回 家,問我們不能就把她 photoshop 進去嗎?逗得大家開懷大笑。但是一個小時後她亦回來了,看看照片發現哥哥們 都回家了,連大哥女朋友都有出席,頓時覺得自己錯失一 個家庭聚會的良機,好可愛。

小女兒的房間有自己的獨立門口,外露的木橫樑和藤吊椅很合襯。

丈夫早就外出打高爾夫球,所以一整天也沒有回家。媽媽一通電話,孩子們就回家 了,他們的互動真是很輕鬆愉快,走在潮流尖端的媽媽還 跟孩子們一起玩 IG、Snapchat 等,一家人的關係不只是「網上見」,是大家真的能打成一片無所不談,很有愛。拍攝當天原來是丹麥全民投票日,所以政府將它變成公眾假期讓所有人可以去投票。拍攝完成已差不多傍晚 6 時半,高高的太陽還掛在天上,他們一家人就趕緊去投票然後吃晚飯。

樓梯底的小空間,有 Josina 的設計靈感及Finn Juhl 經典梳化、Market Set 地燈。

樓梯底的小空間,有 Josina 的設計靈感及Finn Juhl 經典梳化、Market Set 地燈。

Jaime Hayon x Fritz Hansen 梳化上掛着Tiggy Ticehurst 的作品,全球只有兩幅。連時裝設計師 Jeremy Scott 本

Jaime Hayon x Fritz Hansen 梳化上掛着Tiggy Ticehurst 的作品,全球只有兩幅。連時裝設計師 Jeremy Scott 本人看見也親自要求藝術家為他再畫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