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30TH John Galliano KV
Style Insight
【ELLE 30周年回顧】設計怪傑!John Galliano樸實的巨星
READ MORE
ELLE30TH John Galliano KV

【ELLE 30周年回顧】設計怪傑!John Galliano樸實的巨星

Share to:

超性感廣告、內衣外穿式連身裙和Christian Dior的「New New Look」⋯⋯John Galliano將Dior時裝演繹成Rock ’n’ roll之超現代激情篇,將歷史悠久的經典名牌再一次推上世界時裝潮流的最前線,成為全球擁躉爭相追捧的對象。《ELLE》踏入30周年,讓我們回顧這位巨星帶給我們的驚喜。

「到Dior嗎?才不是位於巴黎Montaigne大街。」這個地址不但享負盛名,且已成為巴黎每個人的朝聖地。這間以CD商標圖案聞名的fashion house總部,以白木和珍珠灰色作主調,布置得高貴別致,低調得來又充滿時代感。在這種高雅的空間裡,我們好像置身於另一個時空,跟Christian Dior店外那繁囂的世界分隔開。

【ELLE 30周年回顧】設計怪傑!John Galliano樸實的巨星

超性感廣告、內衣外穿式連身裙和Christian Dior的「New New Look」⋯⋯John Galliano將Dior時裝演繹成Rock ’n’ roll之超現代激情篇,將歷史悠久的經典名牌再一次推上世界時裝潮流的最前線,成為全球擁躉爭相追捧的對象。《ELLE》踏入30周年,讓我們回顧這位巨星帶給我們的驚喜。

「到Dior嗎?才不是位於巴黎Montaigne大街。」這個地址不但享負盛名,且已成為巴黎每個人的朝聖地。這間以CD商標圖案聞名的fashion house總部,以白木和珍珠灰色作主調,布置得高貴別致,低調得來又充滿時代感。在這種高雅的空間裡,我們好像置身於另一個時空,跟Christian Dior店外那繁囂的世界分隔開。


巨星風采

五年來,這個有如睡美人一樣沉寂了一段時間的老牌名店,透過不依本子辦事、創意滿天飛的John Galliano之手,重新找到新的方式來表現集優雅和活潑元素的潮流概念。他大搞新季時裝展、推出惹人爭議的大型廣告宣傳活動、挑選超性感尤物作品牌代言人,結果是為公司賺大錢,創造出驚人的超高營業額。這位令人難以置信的設計師本身亦以多變不羈的形象見稱,一時是海盜,一時又變成了拳擊好手。他從不吝嗇於展示自己健碩的軀體,然而有時又會突然變得害羞,將自己包到密密實實!

Galliano正在這間老牌名店內等候我們。也就是在這裡,品牌歷史上多個輝煌的篇章揭開了新一頁。1947年Christian Dior在此展示其New Look系列。十年後,Yves Saint Laurent在此首次展示他為Christian Dior設計的新裝。1997年1月,John Galliano也是在這裡陳述自己會如何將Dior改頭換面。訪問當日,Galliano的裝扮樸實得來又有型有格,他穿上鬆身牛仔褲、波鞋加上Galliano式的細節:Nike cap帽下面露出來的兩條啡色小辮子。他笑着說:「我是個很外向的人。所以由始至終都不會特別花心思在裝扮上,而是很自然地選穿舒服的casual wear。但這一次我認為大家可能需要拍照所以特別花了點心思去打扮。」

 


成功之道

在傾談的過程中他一再強調:「這是我的職責所在。」Galliano口中的「職責」無疑是「任務」和「使命」的意思。在五年的時間裡,Galliano成為傳媒鏡頭前的首要獵影對象,成為時尚界一顆耀眼的明星。然而他一再肯定:「這不是自己成功的秘訣所在。」

我們懷疑他小心斟酌的表達方式,總覺得他說自己狂熱的創作動力與理性地遵守商業規條之間有一點距離。LVMH集團(亦即Christiar Dior的母公司)掌舵人Bernard Arnault的顧問Jean-Jacques Picart解釋說:「Galliano聰明過人,他能夠完全融入大集團如LVMH的企業文化之中,這間公司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高級名牌集中地。他明瞭商業方面的限制,然而他也不放過任何能滿足個人創作欲望的機會。這就是他揮灑自如,將市場推廣與個人才華推至極限,火喉掌握得恰到好處的表達方式了。」

在偌大的店舖之內Galliano帶我們到處參觀惡補一堂關於Dior的課,當然這個Dior是「他」的Dior了。他將衫裙置於衣架上,將配飾放在陳列櫃內。他向我們展示公司最暢銷的貨品之一:馬鞍形手袋。然後又拿出其價格相宜的 Allegees版本,「試想想一個這麼靚的袋,才賣115歐元而已!」他以夾雜看大量英語單詞的法文說。以名牌來說,這個價格算便宜,但對那些年輕的女孩子而言還是貴了點!這些女孩正是Galliano意欲爭取的新顧客。「若是在天橋上,這些女孩是最耀目的明星,能夠帶出品牌的神采來,但現實生活中她們卻沒錢買這些配飾,還會讓店舖職員不留情面地下逐客令!」正因為此,Galliano的目標是:全世界人都能夠夢想成真,擁有自己的Dior。


紅的代價

Galliano給人的印象是一名善變的市場推廣高手,他會設計一些穿不出街的新裝,以及極具嘲諷意味的作品。喜歡誹謗中傷的人會說:「他設計的東西我全都不滿意」、「他簡直令Dior蒙羞」、「他有損Dior的名譽」、「女人對他來說只是一件配飾而己」、「雷聲大雨點小名不副實⋯⋯」

Valerie Hermann替GaIliano抱打不平:「John並非一名只懂瘋狂表達自我的設計師!他擁有當今時尚中人必須具備的兩大特質:市場推廣的敏銳觸覺和過人的創作天分!為甚麼我們一味稱讚Tom Ford而不能同樣對待John呢?」這位年輕的金髮美女是支持Galliano的人之一,且是他的愛將。坐鎮設計工作室的中心地帶,Valerie統領Dior的ready-to-wear系列和Galliano的fashion house。

她以帶點迷戀的口吻說:「他很有詩意,但也可以很現實;而我則現實得來帶點詩意。我將他的創作轉化成令人喜愛的名牌產品。他出奇地成熟。時至今日,他每一個環節都親力親為。他敦促我們去發掘新領域,正如我們想也沒想過的迷彩印花圖案一樣,最後當然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展示新系列服裝的時候,我們會收到他的指示:『注意,這個設計的特質實在太難表達了,我們不如暫停一下好嗎?』於是他又重新推敲一番。至於配飾,我們會說出自己的意見,然後看得出怎樣的後果:如多一些帆布的型號、多一些大袋、少一些色彩⋯⋯舉個例子,Logo系列手袋正是市場需求甚殷的配飾。這些產品之所以能夠暢銷是因為價格合理,而更大的原因是John在其中加入了創意,使它變得與別不同。他和我們之間有良好的默契,大家合作愉快。」一席話過後,大家都感覺到這位聰明的年輕主管實在很迷戀Galliano。

旁觀者都說:「Valerie Hermann是John的好幫手,兩人的組合正好起着互補的作用。連同設計團隊,她集思廣益,將John的設計意念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們甚至可將一條華貴的連身裙變成一個少於100歐元的手袋。


深入揭秘

在Montaigne大街的Dior大本營裡,店誧地庫那層每天都在上演精采的預展。這是一間時裝實驗室。而John Galliano常常下來巡視業務。事實上一旦見他在辦公室出現,總是忙得團團轉,就算是訪問當天也不難見到他拿起電話來指示這個指示那個。店舖總管Sylvie Rousseau解釋說:「有了John以後,我們既可以穩住熟客,同時又吸引了一群年輕的新顧客。 她們來買一個手袋、買一件印上『Dior J'adore』字樣的T裇,又或者是兩件頭的twin-set。漸漸地,她們買齊了一套ready-to-wear系列服飾。到Dior購物再也毋須害怕會被人趕了!」

我們打蛇隨棍上,追問她有關「衝擊店舖風波」的事件。她說:「在Clochards系列時裝展過後,有些客人很好奇,想看看我們會不會將這些大膽的作品掛出來展示,然而店子裡卻只有一些可穿性較高的作品,我們當然需要安慰一下那些失望的老主顧了!」這就是Dior系列產品的精華所在:「在天橋上創意無限,在店裡則反璞歸真,變成實際可穿的設計師作品。」Galliano在談及箇中祕訣時說:「時裝展只是一種建議,人們不用從頭到尾都跟足來裝扮。我又不是一位專制的設計師,一定要人跟我的指示配搭。一切還要從haute couture(高級訂製時裝)開始,這些服裝發揮指引的作用,然後再從這個基礎上開發ready-to-wear(成衣系列)、配飾和美容系列的產品。」


高層意見

在這座建築物的另一邊,公司要員Sidney Toledano跟Galliano一樣,忙碌的他也不斷進出於商舖和自己的辦公室。很多時候在中午過後他的傳真機就會吐出全球106間分店的銷售額,這是他賴以監察公司運作的機器。也是透過先進的通訊儀器,Galliano才能夠跟市場部的同事對話。

Toledano說:「John對時裝有一套很個人的看法,這是必然的事情。但是對我們來說,對話是唯一一個可以促進交流,令公司業務增長的方式。從前,就算上司不跟下屬直接對話,公司也能運作如常。隨着分店越開越多,現實不再容許我們這樣做。我們不能夠坐視不理,任由老一輩人傳下來的祖業自生自滅。而John可為它注入新的活力。」

在Galliano管理期間,之前已開始入手從事的改革仍然會繼續下去。Toledano解釋說:「以前每一個部門都有自主權,它們各自有地盤,所以公司不夠團結。」從此以後,Dior會向全世界展示一個團結的整體印象。

1999年,在經過歷時兩年的試用期之後,Galliano正式成為公司的藝術總監。一手包辦Dior女裝、Baby Dior童裝系列、配飾、香氛、化妝品和宣傳的工作,其餘同事都要聽他的指示。

在巴黎,Christian Dior藝術總監和公司合作關係已破裂的謠言流傳了很久。我們不斷疲勞轟炸集團主席Bernard Arnault,追問有關謠傳是否屬責?我們小心選擇字眼,低聲問是否真有:「被迫辭職」和「合約屆滿」的事情存在? Bernard Arnault說:「輿論並不足信。這些傳聞只會令我們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尤其是負傳媒的聯繫。我們最新的春夏季系列服飾廣受歡迎,但更重要的是:全世界不同國家和不同年齡的女士對此都反應熱烈。另一方面,我想強調的是:John的新合約並沒有註明約滿日期。」無疑在向Galliano大派定心丸。

這是正常反應Galliano自有他的市場價值,一方面公司旗下的分店越開越多。由1994年的6間,到今年年底將會增至130間。另一方面,自1998年以來,營業額的數字已以三倍的幅度增長。


有彈有讚

在Christian Dior,我們覺得可惜的是:傳媒報道的 Galliano形象與公司取得的業績並不成正比。這種不公平的現象同樣令率直的Bernard Arnault覺得生氣,但這位集團主席表現得很鎮定。「Galliano是瘋子還是天才?」一類的報道,難免令人怒不可遏!他甚至不惜禁止那些對LVMH屬下公司的時裝表演作出批評的傳媒入場參觀。Arnault願意承擔一切責任:醜聞和謠傳通殺。但不幸的是:批評往往將他也捲了進去!

評論家Jean-Jacques Picart分析說:「Bernard Arnault在面對John的時候,如同面對一幅圖畫一般,但Arnault鍾愛藝術品。而John則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同時也是他之所以會令評論家留下不好印象的原因:他如正統藝術家一樣容易感情用事。」

經濟分析家兼《名牌之爭》(Fayard出版)一書的作者Stephane Marchand也不諱言說:「Galliano是Arnault的親信。所以Arnault才會縱容他那麼愛逞強,而不好好地從事正統的時裝設計工作。」

相反的是,其他評論員在提及Galliano式設計時卻有讚無彈。「他大肆搗亂,那又有甚麼問題?荒誕古怪又不會冒犯任何人。況且這種風格的設計正是當今時尚界所缺乏的。」

Azzedine Alaïa這位設計師兼Galliano的20年老友說:「John對剪裁的技巧掌握得爐火純青,然而他擁有英國人的狂放特質,從不怕表現人性自由放任、無拘無束的另一面。他為Dior製的很多服飾都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ior先生創立的這個品牌已有十年時間沒有任何大動靜了,這也是他公司的收入會比Chanel或Yves Saint Lauren少的緣故。」


即場變法

事實上,如果我們說Galliano已重新獲得時尚界認同的話,那當然飲得杯落!但就算沒有其事,他仍是R&B樂壇女歌手的偶像。Destiny’s Child、Foxy Brown、Missy Elliot和那些朝氣勃勃的女郎不用說,都是他的忠實擁躉。

然而,Montaigne大街店內寂靜的走廊絲毫不帶其主人任何狂放的痕迹。這裡有的只是每一個人都在「專心工作」的團隊精神。電子音樂高奏、燈紅酒綠的夜店氣氛,以及的士高之璀璨燈影只是一小撮「滋事分子」搞出來的「幻象式」噱頭而已!且只為天橋而設,只在時裝表演的一瞬間出現。

停留了一段時間,跟這裡的主人混熟之後,警戒的防線鬆弛下來,說話的氣氛變得隨便多了,我們乘機向他提出要求:「可否拍一輯既不誇張,又能表現出強烈的Galliano風格之照片?」

結果,攝影師Jean-Baptiste Mondino擔負起是次拍照的重任。而我們也在好奇地守候一個「全新形象」的設計師出現。終於,他出來了!果然可愛!他選穿很有自我風格的衣飾,小心地將自己包裹在一個網狀面罩內。真令人意想不到!但好戲尚在後頭:臉上掛着燦爛的笑容,他開始解開褲鏈,將身穿的服裝理出層次感,變成另一張全身像,且還是半身裸露的!不愧為John Galliano!總有神來之筆,永遠令人目不暇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