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ELLE》做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動員全球37個地區的《ELLE》,從世界各地搜羅400多張型人街拍,加上39位資深的《ELLE》編輯訪問,結集成目下「Round The World Trip To Fashion」的大型project。我們挑選了當中的精華內容,復加香港本土具代表性的時裝達人、bloggers等,將視線從天橋下移至寰宇街頭,以身示範解說最地道最炙手最前線的street fashion時尚走勢。《ELLE》踏入30周年,這篇大作絕對值得重溫!

Hilary Tsui 徐濠縈
時裝達人
能被稱為香港女潮開山祖師,自然有獨特的fashion insight。多次將潮流item捧成OL必備單品的阿徐(徐濠縈),對街頭時裝又有甚麼看法。
Q:出門前通常要花多少時間配襯衣飾?
A:我比較即興,喜歡看當天的心情去襯衫。襯衫時間越短越好,大概在15分鐘以內,其實我是頗臨急抱佛腳的人,像這次拍攝的幾個造型也是在今天早上才開始準備。
Q:你認為香港的street fashion有甚度特色?
A:本地的街頭時裝大概可分為兩大派:一是edgy、contemporary一點的歐洲風;另外就是染啡頭、戴大眼仔的日韓風。
Q:如何看fashion blogger文化?
A:Fashion blogger能將時裝生活化,令high fashion不再是遙不可及。我很喜歡上網看bloggers的配襯,自己亦以blog作平台,讓其他人可以看到我平日的衣着打扮。
Q:有沒有特別留意哪些國家的sheet fashion?
A:最國意法國、英國、日本,很喜歡坐在街頭觀察路人的打扮。英、法兩地的人打扮laid-bock一點,衣着20多年來分別不大───一件剪裁好的西裝加雙pump、牛仔褲襯T-shirt,很80年代,因為他們有很多機會接觸vintage,可以隨時到flea market補貨,亦不會特別追捧名牌。日本則比較崇尚名牌,就算是street fashion亦一絲不苟,像Comme Des Garçons的售貨員,即使40、50歲了,打扮也沒半點瑕疵,給別人帶來很多inspiration。
Q:甚麼是衣櫃中必備的items?
A:我很貪心,若只能選一件,應該是船底鞋吧,像wedge platform穿起來很舒服,又有一定高度,我會選platform shoes。
Q:心目中的fashion icon是誰?
A:很喜歡ChloëSevigny,她有自己的態度,可以很boyish,又可以很sexy,斯文中帶點壞。之前在LA Coachella音樂節後台看見她剪短了短髮,也想過效法⋯⋯她是唯一會影響我的style icon。

Lane Crawford
時裝總監
Sarah Rutson
Sarah有一套獨特的穿衣哲學,從不盲目追隨潮流,偏愛自由配搭風格的她,經常成為國際媒體的追訪對象。除了衣着打扮,身上任何件配飾都被視為潮流指標。
Q:如何解讀Fashion一字?
A:Fashion是告訴別人自己想法與態度的橋樑,別人能從你穿的衣服看出個性,是表現自我的一種方法。
Q:你認為香港的street fashion有甚麼特色?
A:香港女生都懂得穿着打扮,喜歡新穎以及常見於國際雜誌的keypieces,我發現大部分女性都偏愛girly和feminine的造型。
Q:覺得哪個是香港最受歡迎的street fashion品牌?
A:近年深受歡迎的J.crew,不論衣服和飾物都很timeless、colourful和classic,設計低調實用,連我自己都愛不釋手。
Q:平日最愛哪種穿衣風格?衣櫃中有甚麼必備單品?
A:I am the way I am。我沒有固定的穿衣風格,比較喜歡mix &Match,隨意配襯或會撞出驚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和品味,不是穿最貴或當季流行的東西就是最時尚的。Every woman needs a friend in her wardrobe,白裇衫是每個女人的閨密,tuxedo亦是我的must have item,我喜歡具線條美、有structure、有form等設計details的衣飾。
Q:心目中的fashion icon是誰?
A:我的媽媽是唯一會影響到我的fashion icon。我亦很喜歡上世紀40、50年代的風格,很欣實著名影星Joan Crawford,鏡頭前後都充滿自信,穿着打扮亦獨具明星風範,尤其欣實她穿闊腳褲及長裙的造型,還有street style star代表Taylor Tomasi Hill。
Q:有沒有特別留意哪些國家的street fashion?
A:作為地道的倫敦人,當然最留意英國的street fashion,英倫風格是獨一無二的,英國人打扮隨意得來又具個性,她們愛去flea market和古董店淘東西,而不是一味模仿潮流。

Harvey Nichols Senior Buyer
Karin Tsang
曾嘉玲
大家對時裝買手的工作充滿好奇與幻想,他們經常周遊列國接觸靚人靚衫,總是走在潮流最前線。大學修讀Communication的Karin,曾在雜誌社任時裝記者,機緣巧合下入行成為時裝買手,已累積六年經驗,且看她給我們甚麼打扮的inspiration。
Q:怎樣形容香港女性的時裝style?
A:香港容納了不同的文化和style,時裝潮流變化起來非常快,不像日本、法國和英國的女性很多會堅持一種style。
Q:你認為甚麼因素影響本地女性的穿衣風格?
A:在香港幾乎所有的品牌都能買到,除了品牌專門店,還有二手店也百花齊放,就算沒有fashion sense逛街也可不知不覺受到教育。傳媒也功不可沒,除了fashion的網站、blog,甚至Instagram都成為潮流資訊的來源,很多fashion blogger被捧紅了做trend setter,名人的影響力也很大,最近韓風盛行,G-Drogon的品牌像Givenchy、Saint Laurent、Rick Owen、KTZ和Boy London都相應受追捧。
Q:甚麼是衣櫃中必備的items?
A:衣櫃必備而又永不過時的有皮樓、小黑裙、T-Shirt和牛仔細褲。
Q:現時香港有哪些流行的時裝品牌及設計師?
A:品牌有Push Button、KTZ、Kenzo、Givenchy;設計師有Alexander Wang、Philo和Hedi Silmane。
Q:平日愛怎樣的穿衣風格?
A:喜歡girly一些的打扮,愛穿one piece裙子,周末就會休閒一點。
Q:最留意哪個地方的時裝潮流?
A:英國和法國,近年則留意韓國的,我平日會上網或看雜誌,像《W》、《Zink》、《Vogue》、《Nylon》、《i-d》、《Dazed》、《Oyster》及《Purple》等等。
Q:心目中的fashion icon是誰?
A:Carine Roitfeld、Gaia Repossi、Kate Moss、Freja Beha及Agness Deyn。

著名時裝作家及評論人
Janice Wong
王麗儀
作為走訪外國時裝的港隊先行者Janice Wong被CNN稱為「香港首位真正時裝權威」,曾以Louis Vuitton香港形象大使身份參與拍攝微電影,她認為:「穿衣是衣櫃工程學,時裝是一種語言,表達你的身份背景。」
Q:怎樣形容香港女性的時裝style?
A:若是80、90後女性,而又是接受本地教育的,打扮較中性,不會表現出sex appeal,比較受日韓潮流影響,接受西方教育的則會注重sex appeal。上一代注重total look,新一代則愛mix &match。
Q:你認為甚慶因素影響本地女性的穿衣風格?
A:明星是必然因素,喜愛日韓潮流的更甚,而現今資訊發達,fashion blogger及時裝編輯、IT girls的打扮也會備受注視。
Q:甚麼是衣櫃中必備的items?
A:我很喜歡買白裇衫,可出席隆重場合,或配causal的牛仔褲;駱駝色trench coat或Chanel外套,黑白色、暗紅色及紫色的也很classic。
Q:現時香港有哪些流行的時裝品牌及設計師?
A:潮流百花齊放,很多人都mix &match不同品牌,要數最受流行是人人追捧的Chanel,任何階層都愛。
Q:平日最愛怎樣的穿衣風格?
A:喜歡edgy一點,有型得來又要girlish,簡單易配襯不會過火,有時也愛中性化,帶少許硬朗的感覺。
Q:心目中的fashion icon是誰?
A:前《Vogue》法國版主編Carine Roitfeld,穿衣風格是女性化之中帶有型格。還有美國版《Vogue》總編輯Anne Wintour,她的打扮很有氣場,表現事業女性形象,兩位都是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