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寶石學院GIA設定的4C鑽石標準耳熟能詳,但你確實清楚知道4C鑽石是甚麼嗎?鑽石4C所指的是色澤(Colour)、淨度(Clarify)、切工(Cut)、重量(Carat),很多人在選購時都把著眼點放在重量上,覺得鑽石越大越好,然而鑽石越大,就越容易暴露色澤的缺點和瑕疵;所以因應預算購買鑽石時,也要兼顧4C中其他三個C,包括色澤、淨度與切工三個標準。鑽石4C的每個標準有不同的方法來劃分等級,想買到優質鑽石,必讀以下分辨鑽石等級實用指南!
色澤 (Colour)

通過折射光線,鑽石會綻放肉眼能分辨出的白色與黄色光芒,越接近無色透明就越稀有,相對價錢也越高,其中只有萬分之一的鑽石才被界定為fancy colour。

單計色澤,等級已分為23級,以無色透明的D色為最高,至淡黄的Z色為最低。卡數大的鑽石會折射更多光線,所以買色澤等級較低的鑽石宜選一卡內。

D、E、F色同樣歸類為無色界別,G至H色則被歸納為接近無色。不是細心看的話,肉眼難以辨別這七個等級的色澤,所以想選擇見得人又合乎預算的鑽石,大可選擇接近無色的G至H色。
淨度 (Clarify)

淨度是由專家在適當的光源下,以10倍放大鏡觀察而釐定,完全沒有發現當中有影響光線通過的內含物及瑕疵,鑽石就會被評為最高級的FL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