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道德責任、多樣性,這些都是時尚界今年需要解決的大問題,消費者也需要對此有所認識。我們向幾位可持續時尚的先驅討教,並藉此探討時裝界可行的綠色方案。

很明顯,時尚行業以及我們作為消費者在當中扮演的角色,正處於歷史上的一個過渡時刻。舊的系統正被打破和重建,進行徹底重塑,這固然令人感到振奮,然而它也伴隨着許多不確定性。我們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案,去從根源解決時尚界的道德矛盾,讓此行業免遭「報應」,但至少我們有想法。整個行業的創新者,正在探索各種生產時裝的新方法。我們明白,大部分人都不會想購買危害環境的東西或促進有毒的行為,但是要跟上整體發展,了解所有主要問題和可行解決方案,的確是樁難事。因此,我們在此列出當今時尚界面臨的幾項重大提問,探討其越來越豐富的答案,並加入可持續發展和道德時尚領域先驅者的意見。因為每當談及時尚的未來發展,知識往往就是力量。
如果快時尚是有害的,為甚麼它仍然存在?

快時尚是一個大家都聽過的字眼,我們都知道它無益,就像我們認為巨無霸漢堡包無益。但它實際上是甚麼意思呢?它意味着快速生產大量廉價的、引領潮流的服裝,款式跟由設計師品牌生產的、在時裝天橋上看到的相類似。這樣做的目的是,讓一件衣服還是炙手可熱時,我們就能立即得到它,然後我們只穿幾次就將之丟棄。
擁有最新、最當時得令,甚至不日推出的產品,為我們帶來社會地位、歸屬感,還有那份從垃圾食物、酒精、香煙中也會獲得的短暫而強烈的滿足感——只要能夠滿足人類的需求,這些予人無益的產品就會繼續存在。我們跟Fashion Revolution的政策及研究經理Liv Simpliciano談及這方面,他表示:「時尚很重要,它影響着100%的人口,它是生活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對許多人來說,它也是一個重要的自我表達形式。然而,時尚可以在不耗費地球資源的情況下貢獻社會,但這需要價值觀的重新調整、在教育上的資源投放,以及讓大眾認識更多其他的穿衣和生活方式。目前地球上擁有的衣服,足夠讓每個人穿上好幾遍。」
最近,環保活動家Greta Thunberg接受英國《ELLE》採訪道:「大多數人都知道(快時尚)對環境非常有害,但似乎不少人以為時尚界有很多人在努力改善這點,讓這行業變得更加可持續,然而這並非事實。那些人只是以此為幌子,使別人以為他們在做一些事情,他們其實是在『洗綠』,這是一個常見的誤解。」
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意味着甚麼?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最可持續的衣服永遠是已經在你衣櫃裏的那件。除此之外,就是要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去認識和了解你的衣服。一旦你了解時尚行業帶來的影響,就不可能再就手旁觀了。我們必須反思,地球以及為我們製造衣服的人所作出的努力和犧牲,問問自己:「我是需要它,還是想要它?」「我的衣櫃裏已經有足夠衣服了嗎?」「我會穿戴它很多次嗎?我準備好長期愛惜它,並在必要時修補它嗎?」我們也應該敢於向大品牌和零售商提出問題。
Lisa Williams是Patagonia的產品總監,這個深受時尚界喜愛的戶外運動服裝品牌,於去年發表了一份任何服裝品牌都沒有做過的大膽聲明,行政總裁宣布將業務交給一家環境信託基金及非營利慈善機構。這項驚天之舉,讓其他服裝品牌的負責人不禁對著自家的純素皮靴瑟瑟發抖。Lisa Williams說,Patagonia正在「努力建立一支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大軍」,其中許多人是千禧代或Z世代,他們從小就對時尚產業的常態抱有質疑。她說:「我們真的很高興,年輕一代正向我們提出艱深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我們不一定都能回答,但他們正在幫助我們提高標準。」
可持續發展有多少部分是屬於個人責任,又有多少是要讓大型企業去推動?

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兩者都有」,儘管品牌在解決時尚產業的影響方面有重大責任,因為他們是最大的促成者。至於我們的個人選擇,也可以帶來改變,重要的是要相信小事亦可以帶來大影響,否則就很容易墨守成規,並理所當然地認為,還不是因為品牌以破壞環境的方式製造衣服,所以我才會買了它;這不是面對這些問題時,該有的良好積極態度。我們都有自己的責任。事實上,這個行業面臨的問題太大,無法由一人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