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在奧運以國際賽事一再創下佳績,在香港的青少年心目中,何詩蓓(Siobhan Haughey)早已不僅僅是一位傑出運動員,尤其對女生來說,她更是象徵着毅力與希望的榜樣。早前,Siobhan在一場由CHANEL支持的分享會上,與一眾本地中學生面對面交流,除了講述她在泳手之路上的成長點滴,還分享了她面對挑戰和外來壓力的經驗,以及她對人生道路的探索。

尋找熱情大膽嘗試
當提到她的泳手之路,Siobhan透露小時候,覺得游泳只是在泳池底下一來一回盯着下面的線。直到接近20歲時,她才真正找到了對游泳的熱情。她鼓勵在場的年輕人,即使在某些活動中感到枯燥,也應該嘗試從中找到自己享受的部分。「當時,我喜歡的是訓練中與隊友們一起的時間,這讓我感到快樂。」這種快樂成為了她堅持下去的動力。

她亦鼓勵學生們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尋找現真正的熱情所在。「就像駕車一樣,如果發現這不是你想要的方向,你可以在某個出口轉彎,再找另一條路。」這種開放的態度讓她在游泳之外也找到了其他興趣,比如烘焙和閱讀,這些愛好幫助她在緊張的訓練生活中找到平衡。

她亦分享雖然喜歡游泳,但卻不代表她的人生就只容得下游泳,Siobhan對自己不同的人生階段有着不同的展望。問到她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想怎樣運用寶貴的時間,她答道:「首先可見的將來,當我的職業泳手生涯結束,我希望從事有關兒童心理學的工作,會繼續讀書、考牌⋯⋯再遙遠一點的,可能會建立家庭、有小朋友,那也要花很多時間(笑)。事業上和其他方面也會有想達到的目標,我是一個喜歡忙碌、做很多事的人,我相信自己在游泳的日子後,人生都會比較豐富,會做很多不同的事情。」

專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
作為一名追求卓越的運動員,必須為自己訂下並挑戰新目標。Siobhan坦言,早期她的目標非常簡單,就是贏得比賽。但隨着不斷成長和經驗的累積,她意識到這樣的目標並不現實。每年參加的比賽有上百場,不可能每場都贏。「所以現在我更多的是專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比如,我會專注於訓練某一個技術動作,而不是只想着一定要贏。」
無疑,這種以過程為導向的目標設定,幫助她更好地面對壓力和失敗。她分享了在世界錦標賽中的一次經歷:在2019年,她與教練原本期待能站上頒獎台,但最終她僅獲得第四名。「當時我很失望,但這也激發了我更大的動力。」雖然她三年後再次以第四名完成比賽,但她迅速調整心態,最終在另一項賽事中奪得獎牌。
Siobhan不諱言曾是一個完美主義者,無論是學業還是運動,她都希望做到最好。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她學會了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一直追求完美真的很累。所以現在我更多的是努力做到最好,而不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完美。」她強調,這並不意味着降低標準,而是更好地平衡心理壓力。
當日,她還特別分享了保持內心平衡的技巧:「我每天睡前都會留一些時間給自己閱讀和寫日記,這是我放鬆自己、平衡生活的一部分。」她強調,無論忙碌的訓練日程如何,每天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