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娛樂圈千嬌百媚,對女星外表審美近乎苛求,尖臉高鼻、膚白唇紅是基本配置,孔孝真(Kong Hyo jin)在一般「韓式規格」裡絕對是異數。電視熒幕上繁花似錦,這位家傳戶曉的偶像劇女王也許不是最艷麗的一朵,但一定會是最受歡迎,最得觀眾緣的一個,談到當中的秘訣時,她就笑言,關鍵在於個性二字。
美麗的極致不在完美

韓國的年青男女幾乎無人不愛孔孝真,她除了是一眾青少年的潮流指標外,有她的電視劇幾乎套套入屋,無論是《沒關係,是愛情啊!》中的池海秀,還是《主君的太陽》的太恭實,都能走進群眾心裡。令人驚訝的是,如今演甚麼像甚麼的孔孝真,20年前竟然是個自卑的小女孩:「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當演員,20年真的是段很長的歲月,想起來覺得自己很幸運。在成為演員之前,我其實是個很沒有自信的人,慢慢一路走來,很多人覺得我走在了時尚的尖端,開始會有女生跟着我的風格走,不能說自己很習慣,但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話語剛落,孔孝真再把話題帶到戲劇裡,在美女如雲的娛樂圈中,她深諳自己受歡迎的原因從來不在追求一副完美的面具:「很多女生會喜歡我,其實是因為我沒有很努力地表現出完美的部分,比如說在拍哭戲的時候,如果為了維持很漂亮的哭法,那就不會哭得真摯,亦不會讓人感到悲傷,我寧願不要維持漂亮的哭,令我的演技看起來更自然。」她亦曾經說過:「要是每個人都那麼漂亮,那多沒意思。」對她來說,美麗的極致從不是完美,而是個性和自然。
生活觀察家

能成為當今影視圈最受歡迎的偶像劇演員,除了天賦使然,後天磨礪也是不可缺少,為了維持演甚麼像甚麼的「金漆招牌」,孔孝真在日常生活中着實花了不少功夫,也建立了她的一套獨門秘技:「比起電影,其實我更愛看紀錄片,因為它比較貼近生活原來的模樣。」戲劇源於生活,她從小是一名生活觀察家,更是她演藝之路的其中一項關鍵:「我從小觀察力就非常強,比如說我會很留意街上的人事物,例如看見一個人摔倒了,對我來說就是很好的素材,每個人摔倒時的動作摔倒後的狀態、尷尬的情緒和神情都會很不同,生活就是我最好的老師,只要觀察每個人的細節和動作,就能把這些素材和角色融合在一起。」她更笑言:「不可以只靠自己發揮,如果每次都將這個角色跟自己融合在一起,很容易令每個角色都演得差不多,我會去揣摸:「如果我是那個人的話,我的生活會怎樣過?」除了工作的時候會鑽研演技,餘暇的時候她亦不懈怠,會參考很多優秀演員的作品:「我其實看蠻多韓劇的,挑選特定的女演員作品,特別是自己想要學習的演員,最近很愛看的就是NataliePortman的電影。」
千千萬萬個自己

從1999年的《死亡教室》到2019年的《肇逃計畫》,她演出過很多作品,膾炙人口的作品不計其數,很多粉絲也許都會好奇,她個人又最喜歡哪一個角色?哪個角色更像她本人?孔孝真就給出了一個相當睿智的答案:「每個角色都曾經傾注過心血,很幸運自己可以得到這些角色,實在說不出來哪個最喜歡。」話鋒一轉,她挑眉說:「踏入在演藝圈的第20年,很多事情其實已經見山不是山了,就像女生在20歲出頭、步入30、再到30尾段,沿途每次遇到事情,想法都會跟着改變。20出頭的時候,每一件事情都會覺得很新鮮,情緒也跟着高低澎湃,但現在回看,其實已經覺得沒甚麼了。每個階段的想法都會不斷改變,所以很難每個階段都講一講和哪個角色最相像,反而每個角色都會投射我某一部分年齡段的想法和行為。很微妙的是,拍戲時每次都會浸淫在一個角色大概四至六個月以上,那段時間我本人會跟着吸收角色的優點和長處,我會想努力獲得角色的某一部分的特質。」每個角色都是她本人的一部分,是她的靈與肉,如此多層次的孔孝真,大概才能不斷突破自己,演出多變又多人喜愛的角色。

靠着一個角色一炮而紅的演員不計其數,然而要每次演出都深入人心就絕不是運氣可以解釋,在選角上,孔孝真又有沒有自己的獨門心得?「很多演員在選取角色時,都會走愛情路線,但我自己並不是一個經常拿到愛情劇本的女生,我演的角色,往往都是尋找人生意義的,愛情在人生過程中僅是一部分。」窮苦女孩、事業型女性、樂天知命的新人女生,孔孝真從不自我設限、每次都大膽嘗試和以往不同的選角,她可以是人人眼中的傻大姐、孔可愛,也可以化身為獨立堅強的新時代女性,當中的共通點是,她都在演繹人生。別以為天后的演藝之路可是順風順水,說到孔孝真事業上最大的難關,她毫不猶疑地提到自己參與舞台劇的經歷;她以《沒關係,是愛情啊》紅遍亞洲之時,接着立刻投入舞台劇《Educating Rita》。韓國媒體因此將她稱為康城影后全度妍的接班人,面對沉重光環之餘,拍攝《沒》劇時孔孝真不幸遭遇車禍身心受創,那段日子的沉重至今歷歷在目:「實在習慣了拍戲時面對熒幕,但做音樂劇是直接面對群眾,準備演出的時候發覺事情比原本想像的更加困難,為了背台詞我壓力非常大,一直掉頭髮也吃不下東西,瘦了七公斤,直到中半段才慢慢適應。」孔孝真更直言,以後不想再挑戰舞台劇。一直滿有正能量的她,心裡也有自己釋放負能量的方法:「大部分時間會找朋友抒發,或者讓自己埋頭幹一件事,比如說打電動、手工藝等。有些人喝酒解千愁,但酒精會令我更火大,聽憂鬱音樂的話也會放大負能量,不是我會用來抗壓的方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