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菀之!監製舞台劇《Proof 求證》的難度與挑戰
Celebrity Feature
專訪王菀之!監製舞台劇《Proof 求證》的難度與挑戰
Photo: Francis
READ MORE
專訪王菀之!監製舞台劇《Proof 求證》的難度與挑戰

專訪王菀之!監製舞台劇《Proof 求證》的難度與挑戰

出身於音樂世家的王菀之(Ivana),擁有豐富舞台經驗,近年更勇於嘗試多方面的藝術範疇。今年,她初次嘗試自行籌辦一齣舞台劇,名爲《Proof 求證》。由選角,選劇本,還有編排,甚至連劇本翻譯都由自己一手包辦!這次,一起來聽聽 Ivana 的心路歷程,以及這一大嘗試的背後故事!

Photo: Francis
專訪王菀之!監製舞台劇《Proof 求證》的難度與挑戰
Photo: Francis

出身於音樂世家的王菀之(Ivana),擁有豐富舞台經驗,近年更勇於嘗試多方面的藝術範疇。今年,她初次嘗試自行籌辦一齣舞台劇,名爲《Proof 求證》。由選角,選劇本,還有編排,甚至連劇本翻譯都由自己一手包辦!這次,一起來聽聽 Ivana 的心路歷程,以及這一大嘗試的背後故事!

主題構成

爲什麽會有這個大膽的想法?  其實一直以來對藝術都有濃厚的興趣,舞台劇是能表現情緒的其中一種方式。而舞台劇是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表達模式,那種深度的呈現是很具挑戰性的,所以選擇了舞台劇。    可以淺談故事中女主角的吸引之處嗎?  故事本身並不難了解,作者也是采用了直接而爽朗的方式描述女主角的心境,而每個起伏都是確定而清晰的。女主角一直相信自己,有獨立的想法和邏輯,但當面對衆人的不信任和猜疑,她內心的城牆也逐漸瓦解,沈溺在喪父之痛中,同時要面對解抉困境的壓力。

 

ELLE:爲什麽會有這個大膽的想法?

Ivana:其實一直以來對藝術都有濃厚的興趣,舞台劇是能表現情緒的其中一種方式。而舞台劇是一種耐人尋味的藝術表達模式,那種深度的呈現是很具挑戰性的,所以選擇了舞台劇。

 

ELLE:可以淺談故事中女主角的吸引之處嗎?

Ivana:故事本身並不難了解,作者也是采用了直接而爽朗的方式描述女主角的心境,而每個起伏都是確定而清晰的。女主角一直相信自己,有獨立的想法和邏輯,但當面對衆人的不信任和猜疑,她內心的城牆也逐漸瓦解,沈溺在喪父之痛中,同時要面對解抉困境的壓力。

對你自己而言,角色具挑戰性嗎?你用了什麽方法消化話劇本,代入角色?  我認爲角色是很內斂的。而我的做法是閱讀一次整份劇本,留意每個角色的對白,感受字裏行間的情緒。角色與我的關聯是,她的說話給了我幻想空間,我會很好奇,她經曆了什麽,面對過什麽人,才會讓她有劇本裏的反應,用這些字詞去回答,或者會産生劇本裏的情緒起伏。這份劇本優秀的地方也是這裏,每位角色的言談很立體地塑造了他們的性格人設、想法、想追求的東西等等,讓演員們很容易代入並啓發思考,從而更生動地描繪各個角色。

ELLE:對你自己而言,角色具挑戰性嗎?你用了什麽方法消化話劇本,代入角色?

Ivana:我認爲角色是很內斂的。而我的做法是閱讀一次整份劇本,留意每個角色的對白,感受字裏行間的情緒。角色與我的關聯是,她的說話給了我幻想空間,我會很好奇,她經歴了什麽,面對過什麽人,才會讓她有劇本裏的反應,用這些字詞去回答,或者會産生劇本裏的情緒起伏。這份劇本優秀的地方也是這裏,每位角色的言談很立體地塑造了他們的性格人設、想法、想追求的東西等等,讓演員們很容易代入並啓發思考,從而更生動地描繪各個角色。

創作挑戰

在翻譯劇本的同時有在其他同名作品中吸取靈感嗎?  我認爲自己參考越多其他的翻譯作品,會越容易被其他翻譯者的版本模糊了自己原本想帶出的訊息,因此本次作品我並沒有先閱讀別人的作品,反而是純粹依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進行翻譯。儘管在研究的過程中有牽涉過往的改編作品,例如電影和小說,但也不會影響我對劇本進行翻譯,因爲瀏覽劇本的時候,我已經對角色有了幻想,她在我的腦裏已經有既定形象,繼而塑造出立體的角色人設。

ELLE:在翻譯劇本的同時有在其他同名作品中吸取靈感嗎?

Ivana:我認爲自己參考越多其他的翻譯作品,會越容易被其他翻譯者的版本模糊了自己原本想帶出的訊息,因此本次作品我並沒有先閱讀別人的作品,反而是純粹依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進行翻譯。儘管在研究的過程中有牽涉過往的改編作品,例如電影和小說,但也不會影響我對劇本進行翻譯,因爲瀏覽劇本的時候,我已經對角色有了幻想,她在我的腦裏已經有既定形象,繼而塑造出立體的角色人設。

你認爲自己做監製有什麽挑戰呢?  我認爲作爲監制和翻譯,可以說是對劇本最熟悉的人,劇本和演員們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就算劇本描繪得多仔細,演員無法産生共鳴也會是整套劇本的敗筆。因此,我翻譯劇本的時候,會持續地跟演員溝通,詢問他們對劇本的意見,並不斷更新用字,讓劇本更完善。

ELLE:你認爲自己做監制有什麽挑戰呢?

Ivana:我認爲作爲監製和翻譯,可以說是對劇本最熟悉的人,劇本和演員們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就算劇本描繪得多仔細,演員無法産生共鳴也會是整套劇本的敗筆。因此,我翻譯劇本的時候,會持續地跟演員溝通,詢問他們對劇本的意見,並不斷更新用字,讓劇本更完善。

藝術反思

藝術創作的過程有讓你反思一直以來的經歴嗎?  當然。這次合作的對我來說都是前輩,所以我會留意他們做事的方式。其中導演在排練前跟演員說,我們必須背熟劇本才能開始排練。我當下很亂,也對自己沒有信心,但那一刻我也明白,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喜歡做就做,或者單純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保持開放的心,不斷學習,增值自己。    創作之路總是非常漫長,有什麽東西讓你堅持繼續做藝術創作呢?  我認爲是性格吧。有人說可能三年之後我就不想繼續某個項目了,但我認爲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壹旦開始了就必須完成,必須謹記當初靈感突襲的時候那股沖勁,開始籌備的初心,那個幻想的成品能驅使我持續沈浸在其中,直到作品成型的一刻。

ELLE:藝術創作的過程有讓你反思一直以來的經歴嗎?

Ivana:當然。這次合作的對我來說都是前輩,所以我會留意他們做事的方式。其中導演在排練前跟演員說,我們必須背熟劇本才能開始排練。我當下很亂,也對自己沒有信心,但那一刻我也明白,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喜歡做就做,或者單純按自己的想法做事。保持開放的心,不斷學習,增值自己。

 

ELLE:創作之路總是非常漫長,有什麽東西讓你堅持繼續做藝術創作呢?

Ivana:我認爲是性格吧。有人說可能三年之後我就不想繼續某個項目了,但我認爲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壹旦開始了就必須完成,必須謹記當初靈感突襲的時候那股沖勁,開始籌備的初心,那個幻想的成品能驅使我持續沈浸在其中,直到作品成型的一刻。

你對自己有什麽期許嗎? 有的,我現在最想學習並且實行的一件事是規劃。經過不斷的嘗試各種藝術創作,我體會到每一項藝術作品,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能盡數,而花費最多的肯定是時間。在我的腦海裏,有時會同時浮現很多個項目的新想法,而怎麽編排先後次序,如何安排籌備工作、人手分配等等,都是我需要努力學習的東西。我希望能爲自己設定壹個五年計劃,把我想做的藝術計劃,例如音樂會、展覽、舞台劇等妥善安排,讓項目能順利籌備,而不會讓自己忙得喘不過氣來。    舞台劇资料 《Proof 求證》   監製、劇本翻譯:王菀之 主演:陳淑儀,吳鳳鳴,陳康,王菀之 導演:司徒慧焯 編劇:David Auburn 佈景設計:王健偉 服裝設計:Alan Ng 燈光設計:楊子欣 音響設計:夏恩蓓 製作經理:陳寶愉 助理監製:Tommy Chan   ”若需要證明,愛算甚麼?”   《Proof 求證》於 2000 於美國外百老匯首演,甫面世即橫掃多個業內最高殊榮獎項。  新聞界殿堂級獎項普立茲獎旗下的「普立茲戲劇獎」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有「美國劇場界奧斯卡金像獎」之稱的「東尼獎」最佳戲劇 (Tony Award for Best Play),地位尊崇的業界獎項「戲劇桌獎」最佳戲劇 (Drama Desk Award for Outstanding Play)、「紐約圈內劇評人獎」最佳戲劇 (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for Best Play)、「露西兒·洛特爾獎」最佳戲劇 (Lucille Lortel Awards for Outstanding Play) 等,大獲好評。  劇本曾改編成電影,當中桂莉芙·柏德露 (Gwyneth Paltrow) 的演出更因此而獲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劇情簡介 : Catherine 的爸爸Robert 是一位剛剛過身的數學天才兼大學教授,Catherine 不單繼承了爸爸的數學天份,亦繼承了他潛藏著的精神病特質。Catherine 因為要照顧長期患有精神病的Robert而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Catherine亦於閒暇時間靠自學研究數學難題。  Robert去世後,Catherine 離家已久的姐姐 Claire 回家奔喪,Robert的前研究生Hal亦到來準備參與喪禮。Hal在Robert的辦公室裡發現了一個關於質數的範式轉換證明,但Catherine 堅持這一份研究是她自己努力計算出來,Hal 對於連數學博士學位都沒有的 Catherine 竟然宣稱自己能成功解構到這一道數學界多年來一直無人能解的難題感到很質疑。  劇名《Proof求證》指出兩重問題:到底這份研究的求證過程是否足以破解世紀難題而成為令人震驚的數學界突破?與及 Catherine 能否證明自己才是原作者的身份?過程中,Catherine 與 Hal 開始互生情愫,但不論是 Claire 還是 Hal, 都無人相信她的數學能力。孤立無援的Catherine 除了要面對喪父之痛,亦害怕自己除了數學能力上,精神狀態上也即將會步父親後塵。   劃一票價:$680 香港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 2022年8月25日 - 9月4日 場地所限,只演十四場,絕不再加!   由於是次演出場地較小,觀眾席與舞台之間感覺非常靠近,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四大實力派演員之間的張力,機會不容錯過!

ELLE:你對自己有什麽期許嗎?

Ivana:有的,我現在最想學習並且實行的一件事是規劃。經過不斷的嘗試各種藝術創作,我體會到每一項藝術作品,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不能盡數,而花費最多的肯定是時間。在我的腦海裏,有時會同時浮現很多個項目的新想法,而怎麽編排先後次序,如何安排籌備工作、人手分配等等,都是我需要努力學習的東西。我希望能爲自己設定壹個五年計劃,把我想做的藝術計劃,例如音樂會、展覽、舞台劇等妥善安排,讓項目能順利籌備,而不會讓自己忙得喘不過氣來。



 

 

舞台劇资料

《Proof 求證》    監製、劇本翻譯:王菀之  主演:陳淑儀,吳鳳鳴,陳康,王菀之  導演:司徒慧焯  編劇:David Auburn  佈景設計:王健偉  服裝設計:Alan Ng  燈光設計:楊子欣  音響設計:夏恩蓓  製作經理:陳寶愉  助理監製:Tommy Chan     ”若需要證明,愛算甚麼?”    《Proof 求證》於 2000 於美國外百老匯首演,甫面世即橫掃多個業內最高殊榮獎項。    新聞界殿堂級獎項普立茲獎旗下的「普立茲戲劇獎」 (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有「美國劇場界奧斯卡金像獎」之稱的「東尼獎」最佳戲劇 (Tony Award for Best Play),地位尊崇的業界獎項「戲劇桌獎」最佳戲劇 (Drama Desk Award for Outstanding Play)、「紐約圈內劇評人獎」最佳戲劇 (New York Drama Critics' Circle for Best Play)、「露西兒·洛特爾獎」最佳戲劇 (Lucille Lortel Awards for Outstanding Play) 等,大獲好評。    劇本曾改編成電影,當中桂莉芙·柏德露 (Gwyneth Paltrow) 的演出更因此而獲提名「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劇情簡介 :  Catherine 的爸爸Robert 是一位剛剛過身的數學天才兼大學教授,Catherine 不單繼承了爸爸的數學天份,亦繼承了他潛藏著的精神病特質。Catherine 因為要照顧長期患有精神病的Robert而一直與父親相依為命,Catherine亦於閒暇時間靠自學研究數學難題。    Robert去世後,Catherine 離家已久的姐姐 Claire 回家奔喪,Robert的前研究生Hal亦到來準備參與喪禮。Hal在Robert的辦公室裡發現了一個關於質數的範式轉換證明,但Catherine 堅持這一份研究是她自己努力計算出來,Hal 對於連數學博士學位都沒有的 Catherine 竟然宣稱自己能成功解構到這一道數學界多年來一直無人能解的難題感到很質疑。    劇名《Proof求證》指出兩重問題:到底這份研究的求證過程是否足以破解世紀難題而成為令人震驚的數學界突破?與及 Catherine 能否證明自己才是原作者的身份?過程中,Catherine 與 Hal 開始互生情愫,但不論是 Claire 還是 Hal, 都無人相信她的數學能力。孤立無援的Catherine 除了要面對喪父之痛,亦害怕自己除了數學能力上,精神狀態上也即將會步父親後塵。    劃一票價:$680  香港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  2022年8月25日 - 9月4日  場地所限,只演十四場,絕不再加!    由於是次演出場地較小,觀眾席與舞台之間感覺非常靠近,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四大實力派演員之間的張力,機會不容錯過!

《Proof 求證》

監製、劇本翻譯:王菀之

主演:陳淑儀,吳鳳鳴,陳康,王菀之

導演:司徒慧焯

編劇:David Auburn

劃一票價:$680

香港演藝學院廖湯慧靄戲劇院

2022年8月25日 - 9月4日

場地所限,只演十四場,絕不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