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蔡思韵:「我發現其實能否被愛,也很取決於自己愛不愛自己。」
ELLE Star
【專訪】《幻愛》蔡思韵:「我發現其實能否被愛,也很取決於自己愛不愛自己。」
Photo: Photo JOSH CHOW; stylist STEPHANIE LEE; wardrobe Alexander McQueen & Celine; hair NICK LAM at ORIENT4; makeup SHUEN KONG at WILLWONG; text CHERRY LAU; edit & coordination CRYSTAL LEUNG.
READ MORE
【專訪】蔡思韵:「我發現其實能否被愛,也很取決於自己愛不愛自己。」

【專訪】《幻愛》蔡思韵:「我發現其實能否被愛,也很取決於自己愛不愛自己。」

Share to:

認識蔡思韵(Cecilia Choi),由《返校》中那個成熟知性的女教師開始,到《如夢之夢》那個嫵媚動人的顧香蘭,加上最近《幻愛》中一人分飾兩角,她細膩動人的演出,讓人難以相信她入行只短短三年。 中學畢業後隻身到台灣修讀戲劇,是真正的「紅褲子」出身,四年的留學生涯,讓她有着台灣女生的嫵媚,說話輕聲細語,舉止溫柔帶點文藝感,但同時她也強調自己就是「港女」,性格獨立果斷, 然而就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變成獨特的平衡,成就最獨一無二的她。

Photo: Photo JOSH CHOW; stylist STEPHANIE LEE; wardrobe Alexander McQueen & Celine; hair NICK LAM at ORIENT4; makeup SHUEN KONG at WILLWONG; text CHERRY LAU; edit & coordination CRYSTAL LEUNG.
【專訪】《幻愛》蔡思韵:「我發現其實能否被愛,也很取決於自己愛不愛自己。」
Photo: Photo JOSH CHOW; stylist STEPHANIE LEE; wardrobe Alexander McQueen & Celine; hair NICK LAM at ORIENT4; makeup SHUEN KONG at WILLWONG; text CHERRY LAU; edit & coordination CRYSTAL LEUNG.

認識蔡思韵(Cecilia Choi),由《返校》中那個成熟知性的女教師開始,到《如夢之夢》那個嫵媚動人的顧香蘭,加上最近《幻愛》中一人分飾兩角,她細膩動人的演出,讓人難以相信她入行只短短三年。 中學畢業後隻身到台灣修讀戲劇,是真正的「紅褲子」出身,四年的留學生涯,讓她有着台灣女生的嫵媚,說話輕聲細語,舉止溫柔帶點文藝感,但同時她也強調自己就是「港女」,性格獨立果斷, 然而就是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性格融合,變成獨特的平衡,成就最獨一無二的她。

第一次看到蔡思韵,就能感覺到她的清新 脫俗、淡然自在,她的話裡行間總是詩 意綿綿,洋溢着一種濃厚的文藝氣息。她對於生命的不同事物,都有一番獨到的見解。 愛情對她來說,如水一樣是生命的必需品;戲劇 對她來說,是了解世界、探討人生的寶庫。她的 舉止溫文爾雅,而內心則藏着了一個調皮的小男 孩,喜愛蹦跳玩樂,勇敢追夢。百變多樣、真摯 坦誠,或許就是一個好演員所需的條件。

ELLE:中學畢業後就選擇去台灣學習戲劇,四年 的留學生活與你期待的有所不同嗎?
Cecilia:其實這是一個很果斷的決定,當時抱着 一個勇往直前的精神,便走到台灣學習戲劇。或許是我很想嘗試在另一個地方生活,而自己也很喜歡台灣,因此便開展了我在台灣的讀書生涯。 我會形容當時的生活是很青春的,因為可以很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雖然台灣的生活節奏比香港稍為慢一點,但記得起初數個月都會感到吃 力,原來大學生活並不是想像中那麼輕鬆,也有很多功課、很多排練。

ELLE:到台灣留學後,你認為最大得着是甚麼?
Cecilia:自己在待人接物的態度上有了一些改 變,對人的包容度有所提升。我記得老師曾經說 過 :「 好的藝術,會帶來對人性更大的包容」。 透過戲劇藝術可以更加全面地去了解一個人,比如說一個表面很壞的人,其實也有他的可憐之處。 學習戲劇後,我好像減少了對人的一些定斷,學 會了不要輕易去論斷人。而戲劇對我來說,是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一種途徑,它讓我跟人與人 之間更為親近。

ELLE:舞台劇、電影、電視這三個媒介對你來說有甚麼不同嗎?Cecilia:我覺得電影是

ELLE:舞台劇、電影、電視這三個媒介對你來說有甚麼不同嗎?
Cecilia:我覺得電影是一個很浪漫的媒介,它可以封存一個特定的時刻,記錄和保留那個時期的你,若干年後翻看,也可以重新細味,並帶來不同的感受。而劇場是很當下的,即使你將它拍下來重看,感覺也會是完全不一樣,因為當中需要現場真實、當下的交流。而電視對於我來說,跟電影說故事的方式又會不同,就像媽媽睡前跟你說的小故事一樣,每一晚都要去追看;它也像是你的朋友,每一晚也要見一次面,因此電視劇較有親切感。相對之下,電影更為連貫,有一種頓時進入該世界的感覺,所以我自己也較偏愛電影。 

ELLE:面對不同性格、背景的角色時,你會如何為演繹作出準備? 
Cecilia:我看劇本後,會先親身去想像關於這個角色的故事。除了看一些相關電影外,我也會去寫角色自傳,例如寫一封信或自我介紹,試着去感受一下角色的過往經歷,再想一想自己跟角色的 相似之處。例如在《幻愛》中,我的角色是一個心理學學生,所以拍攝前我會去探訪一些患有情緒病的朋友,去聆聽他們的故事;我也會去跟一 些心理學家會面,了解他們是如何輔 導和幫助病人的。這些與人的真實交 流,讓我對準備演繹一個角色有很大的幫助。

ELLE:在參與電影《幻愛》時,有甚 麼讓你最深刻的體會?Cecilia:跟整個團隊工作是很

ELLE:在參與電影《幻愛》時,有甚 麼讓你最深刻的體會?
Cecilia:跟整個團隊工作是很開心的,大家在拍攝過程中有很多溝通和交流,而當中最難忘的,就是當拍一 些情緒崩潰的場面時,對我精神和體力的消耗比較大,同時給了我很大的反思,讓我去思考何謂「愛」。我的角色雖然外表堅強,但內在的缺失卻讓 她對愛充滿恐懼,這讓我反思每個人 是否都擁有去愛人和被愛的能力;而我發現其實能否被愛,也很取決於自己愛不愛自己。

ELLE:隨着演出經驗越來越多,你期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怎麼樣的演員? 
Cecilia:我想成為一個百變的演員,希望可以嘗試不同類型、不同階段、不同時代的角色,感受和經歷不同的故事。我認為一個好的演員,除了要深入了解角色外,也很需要去認識自己,並專注於自己所做的事情,用心投入其中。

ELLE:愛情對於目前的你來說重要嗎?你會怎樣形容戀愛中的自己? Cecilia:我覺得

ELLE:愛情對於目前的你來說重要嗎?你會怎樣形容戀愛中的自己? 
Cecilia:我覺得愛情就好像水一樣, 是生命的必需品,在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樣式和形態,可以是結冰的、流動的、乾涸的。愛情對於我來說, 就是在一個小河流裡面活着了兩條 小魚。牠們一定不是活在一個魚缸裡,因為愛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信任。兩條小魚在一條小河中,隨着生命的流動,在大家的相伴下生活下去,這就是我對愛情的想像。 

ELLE:外界似乎將你與文青、空靈畫上等號,你認同嗎?你又會怎樣形容自己? 
Cecilia:不認為啊,這就是一個看似正面的判斷吧!如果你不是真的認識我,你或許便不會知道私下的我可能 是很傻、很好動的。但我會接受這個稱號,對我來說是大家對我的一種欣賞和肯定。而不論是正面和負面的聲音,我也會去聆聽。同時我也會提醒自己,當我對別人作出判斷時,也可以看得宏觀全面一些。要形容自己的話,我認為我會是一個比較調皮活潑的小男孩,喜愛玩樂、 喜愛蹦蹦跳跳,同時這個小男孩也是十分勇敢的,雖然跌倒了會哭,但也會堅強地站回起來。 

ELLE:你覺得自己十年後會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 
Cecilia:很期待呢!我希望自己十年後在各方面,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可以有所進步,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演員。我認為如果能夠對得起自己、欣賞自己,就已經很足夠。

Don’t Miss
立即登記接收
訂閱電子報,獲得更多資訊、體驗及禮遇
SIGN UP
FOLLOW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