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Ode Sung

ELLE Star
李徐子淇:愛神落凡間
Photo: 韋來
READ MORE

李徐子淇:愛神落凡間
又一年,又來普天同慶。所謂聖誕精神,是用分享,換取快樂。對的,香港人出名善心,不過出錢的人多,出力的人從來不夠,徐子淇(Cathy)是例外,今期我們便隨她來到老撾探訪貧苦大眾。如果聖誕老人榮休,大可由這位聖誕女神頂上。
Photo: 韋來
李徐子淇:愛神落凡間
Photo: 韋來
又一年,又來普天同慶。所謂聖誕精神,是用分享,換取快樂。對的,香港人出名善心,不過出錢的人多,出力的人從來不夠,徐子淇(Cathy)是例外,今期我們便隨她來到老撾探訪貧苦大眾。如果聖誕老人榮休,大可由這位聖誕女神頂上。
出走老撾龍坡邦
11月2日晚是我們《ELLE》香港版的大日子。我們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了30周年慶祝活動「ELLE Style Awards2017」,得獎者星光熠熠,李徐子淇(Cathy)是其中一位,她獲得ELLE Humanity 大獎,表揚她多年來在慈善工作的貢獻。Cathy穿上一襲Temperley London 輕紗白裙,雍容華貴又仙氣四溢,像極女神下凡。不過女神的身影很快從人群消失,匆匆的來,匆匆的去,只因兩小時後,她便要跟隨香港救助兒童會飛到老撾探訪。
為「捕獲」女神,《ELLE》攝影團隊幾天之後也來到老撾龍坡邦,待Cathy完成所有探訪工作後,邀她在當地拍一輯時裝專輯,當然也問問她幾天下來的感受。原來此行她探訪了三個項目,包括流動診所、小學和醫院,項目均設於偏遠鄉村,單是車程也要兩、三小時。「我們探訪的那家醫院和學校,因為位處偏遠,是沒電沒燈的,那間學校,即使日間也沒有足夠光線,太陽下山後更是一片漆黑。」Cathy 的聲線一貫溫婉,卻掩飾不到難過心情。「亦因為偏遠,村民平日很難去到市區醫院,所以救助兒童會就在村子附近安排了流動診所,在那裡會有醫務人員定期替村民做身體檢查,和教導村民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識。」
已是四子女之母的她,看見那裡很多小朋友因為不夠營養而發育不良,比已發展國家同齡小孩矮小很多,令她非常心痛。另一次心痛,是她探訪醫院時,看到那裡十分破舊,玻璃窗破爛了也沒錢維修,醫療設備更是非常簡陋,故此很多孕婦寧願在家裡生孩子,來不及了甚至在田裡就地生產,這對媽媽和嬰兒都非常危險,不少孕婦會流產,即使生了出來,有些嬰兒也可能因病或不夠營養而夭折。「我聽聞當地有一個令人傷感的習慣:很多家庭在嬰兒初生那段時間,都不敢替孩子取名,因為怕孩子不幸夭折,會很捨不得、很難過。待小孩兩個月大後,情況較穩定,才敢為小孩取名字。我探訪他們時跟很多家庭聊天,聽到不少人有這遭遇,所以救助兒童會希望在那兒做些工作,幫助媽媽和嬰孩安全過渡,減低死亡率。」
衝破內心掙扎繼續行善
去年4月,Cathy成為救助兒童會首位亞洲贊助人,並捐出1,600萬港元成立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救助兒童會的工作十分廣泛,例如為地中海兒童難民提供安全庇護、為尼泊爾失學兒童重建校園,而在老撾,則主要投入醫療和教育工作。救助兒童會之所以聯繫她,是因為Cathy 多年來熱心慈善事業,尤其有關兒童方面的人道工作。她眨眨眼,回憶着:「我還很記得十年前第一次去鄉村探訪『愛滋遺孤』(受愛滋病影響的學童),回港後情緒仍久久不能平復,內心受到很深的撼動。那時還年輕,從未見過那麼落後的地方,那些孩子年紀小小,每日除了要走很遠路上學,回家又要照顧患病父母,煮飯給他們吃。他們每餐只吃幾根菜和白飯,雖然有幾頭雞,但雞蛋都不捨得吃,要拿去賣。但我探訪那次,因為他們想拿家裡最好的食物招待我們,便炒了一味番茄炒蛋出來。那次探訪我很深刻,之後也一直難以收拾心情。」
她若有所思,續說:「之後一段時間,我反反覆覆想了很久,懷疑自己是否不適合這樣探訪?後來人大了,成熟了,也因為探訪多了,總算想通。有時做善事,不只出錢,也要出力;出力就是親身去探望、去關懷。住在農村的人,生活圈子都是鄰居,很少外人探望,或從外面帶來物資。所以當我們來到,跟他們聊聊天,聽聽他們的故事,他們是真的會感到很開心。」就這樣,Cathy 衝破內心掙扎,明白到感受別人的痛苦、為其遭遇感到悲傷,並不代表自身軟弱。她決定將這些感覺轉化為實際行動,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經歷給予我力量,令我變得更堅強,能夠面對和分擔別人的不幸,並且付諸行動,向他們施予援手。例如很多『愛滋遺孤』生活中面對歧視和排斥,若更多人認識他們的處境,社會風氣自然改變,他們也將獲得更多關注和支持。我覺得,這已經不只是個人感受而已,而是以行動改變別人的生命。」
帶孩子探訪窮鄉僻壤
愛是推己及人,Cathy 也把行善的心意帶給四個孩子,今次老撾之行便帶他們同行。不怕孩子到落後地區水土不服嗎?Cathy 嫣然一笑,說自己從來不緊張這些。「當地的孩子都能生存,我的孩子怎會有事?」她說,反而透過親身感受窮鄉僻壤的生活,四個孩子都學會知足常樂,也感受到何謂助人為樂。「晞兒(二女兒)上次去完尼泊爾,看到那裡的小朋友沒鞋穿,上學要走幾小時路,雙腳都損了;她又看見有哥哥雙腳明明很大,卻穿着很小的鞋,因為若不穿就會弄傷腳。這些畫面統統入了她的小腦袋。後來有次她開學,因為舊鞋有點窄了,便帶她買新鞋,怎知她在鞋舖哭,說因為想起那哥哥沒鞋穿,自己的鞋少少緊便能買新鞋,覺得自己好幸福。這些經歷,令孩子們學會珍惜。」
不只小朋友,身為大人的Cathy也被探訪經歷改變很多。「我們在一個很繁榮的城市出生,在世界各地發生的許多事情可能都看不到,但當你有機會到訪一些比較落後的國家,就會看到世界的另外一面。例如當你去到貧窮地方,才發覺食水不是必然,在香港扭開水龍頭便有水,那邊卻沒水沒電,一些我們覺得很基本的東西,他們統統沒有,這令我反省,不應該凡事take for granted。現在我去到哪裡,無需要便關掉些燈、省掉些電;水喉水不會長開,盡量省水。」
接觸過她四位子女晞彤(Leanne)、晞兒(Hayley)、俊熹(Triston)和建熹(Preston)的人都說,四個孩子都彬彬有禮,都是乖孩子,這自然和媽媽的身教有關。提起孩子,Cathy 立即雀躍起來。「他們四個感情很好,可能因為甚麼事都一家人一起做,每晚也睡在同一間房,有時就算其中一人病了要隔開,他們還是很想一塊兒睡。當然偶爾都有少少爭執,但很快便沒事,加上他們一向很禮讓和遷就大家,例如問他們星期六、日去哪裡玩?他們會好好商量,亦會說『家姐想去哪我就去哪』,所以我都很安慰。(笑)」
窩心的聖誕傳統
不過Preston 才兩歲,總會要父母更多關注,難免會偏心一點吧?「我們真的沒偏心,四個小朋友各有得意的地方,當然Preston 剛兩歲,要給予更多時間,但我們所有事情都盡量一起做,個個都搶着說話,有時很難每個人都聊到深入話題,故此會盡量安排給予每個小朋友一些單獨相處的時間,接他們放學,帶他們去玩或吃東西,那時便可以單對單聊很久,好好了解他們。」
說到尾,想教好孩子不一定迫他們學齊琴棋書畫四書五經六藝,而是像Cathy 這樣,用耐性、心思,去為孩子建立一套健康的價值觀。聖誕節快到,作為醒目家長,Cathy 已作好細心安排。「每年聖誕節我們一家都會去滑雪,九年來都是如此。對我們來說,有family tradition 很重要,讓孩子記得每年聖誕節都和爸爸媽媽、兄弟姊妹一起滑雪、砌雪人、裝飾聖誕樹,boxing day 就大家一起拆禮物和交換禮物,希望將來他們能和自己家人及小朋友一起這樣做。」另一傳統,是她每年都會買一個精緻的聖誕裝飾給小朋友,上面寫住他們的名字和年齡,由他們自己掛上聖誕樹。「他們一路長大,便收到越來越多裝飾,到長大了自己布置聖誕樹時,用的裝飾都是多年來爸爸媽媽送的。」最可愛的是,原來四位小孩還相信有聖誕老人,所以每年聖誕節,每人都能收到兩份聖誕禮物。
聽Cathy 娓娓道來幸福的家庭軼事,正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最佳示範。心腸這麼好的女孩,不是愛神是甚麼?
完整內容刊於《ELLE》香港版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