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好、溫柔而恰到好處的笑容,十分迷人。近年非常流行「微笑嘴唇」的唇形,意思即是嘴唇在沒有刻意表情的狀態下,嘴角仍然微微上揚,予人微笑中的溫柔感。

相信每位醫美醫生對「美」都有一套獨特的看法,除了刻板的比例數字,藝術也是我的靈感來源。在疫情之前,我不時需要到外國參加講座或進修,我總愛到當地藝術館一逛,減壓之餘,也能為我的工作增添靈感。從西方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古典主義時期,到印象主義時期,從高貴、雅致的氣質,到朦朧的光影之美,藝術家的筆觸總是表現出生命不同層次的美。當中我尤其喜歡看人像畫,透過厚厚的顏料和高超的繪畫技巧,我彷彿能回到那個時代,不同人像畫中的笑容,最能吸引我的目光。

笑是我們最直接的情感表達方式。在藝術家筆下的笑容則複雜得多,氣質和風格更為多變,令人有觀賞的美感享受之餘,也擴闊了我對笑容的想像。

第一幅要說的,當然是我十分喜愛的《蒙娜麗莎》。達文西繪畫的《蒙娜麗莎》,以一抹變幻莫測的微笑,勾起後世人如我的浮想聯翩。記得我初次站在真迹前面時,雖然周圍滿是人潮,畫也比想像中小幅了一點,但內心仍充滿震撼的。有趣的是,當我站立於不同的距離、角度時,會發現畫中人的嘴角有時上揚、有時卻是低垂的。蒙娜麗莎的笑容似有還無,就像背景的山水一樣撲朔迷離,忽爾微笑,忽爾又消失不見了,如此引人入勝的笑容,真可謂是我對「微笑嘴唇」的啟蒙老師。

這一抹完美微笑的秘密,原來在於達文西最擅長的繪畫技巧:暈塗法。據資料說,這種繪畫方法是通過顏料的反覆疊加,從而弱化物體本身的輪廓和邊界,最終使人產生一種朦朧的美感。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引人注目,就在於她臉頰、嘴角一帶至少覆蓋了30 層薄如蟬翼的顏料,使她的臉容散發出淡然而永恆的優雅感——這一抹微笑,可謂是達文西運用暈塗法的極致。
這種含蓄古典的美態,一直影響了我對嘴唇和笑容之美的看法,我認為自然便是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