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轉季或秋冬,討厭的皮膚敏感問題又悄悄跑出來,不旦面部紅腫,上妝亦不貼服,相當影響心情和生活。內心一直對看似不能擺脫的皮膚敏感肌充滿疑問,這次《ELLE》請來皮膚專科陳厚毅醫生,教你避開皮膚敏感「地雷」。
1
Q. 有敏感肌的人如何測試出自己的致敏源?

A. 敏感肌的人一般是因食物敏感(如海鮮、花生、蛋白、蛋黃等),引發身體或面部痕癢;又或因接觸過敏的化妝品、護膚品等,若當中含有「甲基氯異噻唑啉酮」(methylchloroisothiazolinone,簡稱CMIT)或「甲基異噻唑啉酮」(methylisothiazolinone,簡稱MIT)等致敏機會較高的防腐劑,又或含有香料等敏感成分,則可能爆發皮膚敏感。

有些人一試便知,若找不到源頭的話,可以透過皮膚測試,得知自己屬於哪類型的敏感。
2
Q. 香港天氣容易引發肌膚敏感?如何從生活習慣減低對肌膚的刺激?

A. 香港的春夏秋冬變化沒有很大,可以氣候轉變卻很快,而幻變的濕度、溫度等亦會增加敏感肌爆發的危機,所以我們不單衣服要轉季,就連化妝品和護膚品也要跟著調節。

此外,在衣食住行方面也要多加注意,細心留意當中的致敏原:如衣著方面,羊毛衫會容易刺激皮膚,引發痕癢;有些女生會使用環保女性用品如布M巾也要加倍留意衛生;食物方面要避免調味料、味精、色素;住宿方面若家中有寵物的話,要多留意貓毛、狗毛,並多加清潔;旅行的話要留意環境因素,若天氣乾燥又大風的話,外出最好戴上布口罩,加上太陽帽,做足防「敏」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