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有濕疹的人,都知道日常盡量要避免刺激雙手,但在疫情下,雙手經常要接觸酒精搓手液、消毒濕紙巾等各種消毒用品,令本身已相當乾燥敏感的雙手雪上加霜。究竟患有濕疹的雙手可以如何減低消毒時的刺激風險?抗疫期間該可怎樣加強雙手護理減低敏感爆發同時減手紋?今次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會為大家逐一解答,希望大家都可在抗疫同時減輕雙手的濕疹敏感和痛楚!
1
在疫情下經常為雙手消毒清潔時要注意什麼?

現在抗疫要緊,日常要做足洗手和塗酒精搓手液等防疫措施,但最重要還是用得其所,不要太過火。洗手時間為20秒便可以,酒精搓手液選含有60-80%酒精就足夠,太少殺不到菌,太多會刺激雙手,同時留意酒精搓手液中會否含有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這類致敏成分。
2
有濕疹的雙手用哪種消毒產品潔手會較好?

雙手有濕疹的話,用基本的洗手液潔手最好。無論是酒精搓手液、消毒噴霧或消毒濕紙巾,通常都含有酒精的成分,而酒精本身就是會刺激皮膚,即使能有消毒效果,也會令濕疹的情況變差。不過當附近環境不容許你洗手的時候,當然也要用上這些消毒產品,因為現今抗疫相當重要!
3
有濕疹的雙手在抗疫期間該怎樣護理?

抗疫期間當然要勤洗手,但洗手後的護理細節也相當重要。有醫學研究顯示,洗手後5分鐘內塗護手霜,保濕效果最好。選擇護手霜時,大家可選用含有甘油、透明質酸等保濕成分的款式,但要避免貪心選用質地太黏笠的護手霜,否則只可鎖水但不太能補水,效果未必最好。

不少人都會以為護手霜主打天然成分就是好,但其實天然並不等於不會傷皮膚,無論天然與否,只要你對某種成分敏感,塗後都可能會更紅、更癢,濕疹肌更加要細心留意。有人會選擇在睡覺時塗上厚厚的護手霜,然後戴上手套睡覺,這也未必是好事。無論是過程中出手汗焗住雙手,又或是受手套物料刺激,都有機會增加濕疹爆發的機會,弄巧反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