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出走!消費者如何在彩妝護膚市場裡為環境找尋出路?
Skincare
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出走!消費者如何在彩妝護膚市場裡為環境找尋出路?
READ MORE
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出走!消費者如何在彩妝護膚市場裡為環境找尋出路?

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出走!消費者如何在彩妝護膚市場裡為環境找尋出路?

Share to: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可能,還是一種需要呢?兩者都不是。在彩妝護膚市場裡,sustainability是一場一發不可收拾的自省運動,它需要人人身體力行,消費者需要停一停,想清楚始作選擇,寄望在這個過程裡激發品牌的mindfulness。我們所追求的不再單純停留在產品成分的功能和效用上,我們需要耳聞目睹地為自己設限:拒絕過度包裝,支持refillable文化,認清Post-Consumer Recycled(PCR)消費後回收物料的供應鏈,全走塑零廢物的真正含義,檢視品牌背後的社會責任。沒錯,我們只會越來越忙碌,但不是瞎忙,是忙着為崩壞的環境覓曙光找出路。

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出走!消費者如何在彩妝護膚市場裡為環境找尋出路?

可持續發展是一種可能,還是一種需要呢?兩者都不是。在彩妝護膚市場裡,sustainability是一場一發不可收拾的自省運動,它需要人人身體力行,消費者需要停一停,想清楚始作選擇,寄望在這個過程裡激發品牌的mindfulness。我們所追求的不再單純停留在產品成分的功能和效用上,我們需要耳聞目睹地為自己設限:拒絕過度包裝,支持refillable文化,認清Post-Consumer Recycled(PCR)消費後回收物料的供應鏈,全走塑零廢物的真正含義,檢視品牌背後的社會責任。沒錯,我們只會越來越忙碌,但不是瞎忙,是忙着為崩壞的環境覓曙光找出路。

取之海洋,用之海洋談到可持續發展,靈魂不用懼怕航班熔斷,心已全速飛



取之海洋,用之海洋

談到可持續發展,靈魂不用懼怕航班熔斷,心已全速飛奔往海洋,遠赴英格蘭海邊小鎮Margate。Haeckels是一個與海藻同呼同吸的護膚和身體護理品牌,由一位自願走到海灘當義務管理員的海岸狂熱分子Dom Bridges於2012年創立。他的海藻從哪裡來?英格蘭Thanet區肯特郡東面的海邊小鎮Margate。品牌創立初期,Dom每天在Margate海岸收集海藻和草本植物,帶回家裡的廚房「烹煮」各式各樣的海藻護膚品。今天的Haeckels不再是家庭式作業,而是一個熱衷各項海洋保育議題的群體,以源頭減廢為使命,以廢物利用為樂事。拉闊一點,正是一股「取之海洋、用之海洋」(From the ocean for the ocean)的生命動力,以護膚、身體護理和香氛產品一步一步實踐理念。作為海洋農夫,擁抱並尊重Margate海岸的所有天然資源,與顧客分享保育使命,製作最有效果的天然產品,通過營商的過程啟發他人,執行裨益世界的環保方案是Haeckels的保育初心。他們推動的Rubbish for Product計劃鼓勵顧客收集海洋垃圾,連同收集過程的圖片帶到店舖,可免費獲得一件產品。

大地之心很喜歡Haeckels的Loyalty Scheme,也希望當上小鎮Margate的居民,哪怕只有半天!話說



大地之心

很喜歡Haeckels的Loyalty Scheme,也希望當上小鎮Margate的居民,哪怕只有半天!話說凡居於Thanet區範圍的居民都自然成為Haeckels的VIP,享有終生85折優惠;顧客購買補充裝時若帶回清空的原裝瓶子,折扣相同。Rubbish for Product計劃除了社區版,也有社交媒體版,獎勵每一位願意身體力行到沙灘清理垃圾的人;只要拍下照片,上載到Instagram,加上@haeckels和#HaeckelsBeachClean,品牌就會送上六折的網店優惠碼。

在包裝物料上,Haeckels亮着一顆善用廢物、循環回收的初心。他們將菌絲體(Mycelium)發

在包裝物料上,Haeckels亮着一顆善用廢物、循環回收的初心。他們將菌絲體(Mycelium)發揚光大的過程,值得好好說故事。菌絲體是菇菌類的根莖系統,白色的菌絲十分幼細,像縫線般交錯互纏,生於地下泥土。將菌絲與木糠、亞麻和大麻殼混合起來,會長出一種黴菌。菌絲在生長時會將周邊的廢物黏附,形成一個緊密的結構,將它從黴菌中移除,再生長一段時間,會孕育成如絲絨般的紋理,將之風乾後便成為質地輕身、具抗震能力的天然素材。用完再用是菌絲體的特色,也可自然降解或放進泥土裡,改善泥土質量。簡單來說,菌絲體就是天然的發泡膠,與生態系統共存之餘,同時發揮保護防震的功效。如果菌絲體的故事未能完全觸動你,還有那個以可回收紙漿混合野花種子製作的seed paper手工紙。拿掉seed paper包裝紙,放在內有泥土的花盆表面,澆水讓紙內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開啟其第二人生。

補充裝是真正的出路嗎?一個小改變,成就大意義,說的是紙筒唇膏玩家Paul



補充裝是真正的出路嗎?

一個小改變,成就大意義,說的是紙筒唇膏玩家Paul & Joe Beaute。2002年市場首創的唇膏紙筒是收藏度極高的美妝單品,每季的紙筒圖案從品牌的時裝系列取材,售完即止。在重口味的塑膠唇膏套筒主導市場大小品牌的21世紀初,可以想像唇膏紙筒是如何迎難而上,努力經營源頭減塑的願望。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個Paul & Joe Beaute紙筒都是日本製造,印刷質量精緻。用完一整支唇膏後,紙筒不會顯得特別疲勞。更換唇膏的方法簡單,將唇膏內芯套入紙筒底部,即可與紙筒合體。補充裝唇膏的成功,啟發品牌繼續在彩妝品紙藝上發揚光大,可替換內芯的眼影、胭脂一併採用紙套設計,默默地為化妝袋省位減重。今年是品牌創立20周年,祝願這位彩妝紙品藝術家繼續拉闊我們的眼界。

另一種唇膏效應20年過去,那個補充裝唇膏內芯的設計已是universal design,來一個



另一種唇膏效應

20年過去,那個補充裝唇膏內芯的設計已是universal design,來一個華麗轉身,La Bouche Rouge的saddle stitch環保皮革套筒積極在經濟下行的當下策動唇膏效應。值得一提的,是品牌與Stella McCartney合作,另備有一款由她開發的黑色純素皮革。唇膏皮筒以外,環保皮革的意念延伸至粉盒套和眼影盒套,往小皮具飾品路線發展。La Bouche Rouge粉盒設計得分外纖薄,可輕易嵌入補充裝眼影和粉餅。

單手拍不響,彩妝界生力軍愛馬仕也有一套唇膏補充裝奢華美學,附屬小

單手拍不響,彩妝界生力軍愛馬仕也有一套唇膏補充裝奢華美學,附屬小皮具的期待指數節節攀升。那個Rouge Hermès專屬的唇膏皮匣子試問有誰不愛?還有單片裁切,只靠一行縫線固定鬆緊的Chagrin goatskin lipstick case,皮革工藝更見精采。

護膚品的路線圖若說彩妝品的補充裝設計只不過是綠葉,那麼牡丹又是



護膚品的路線圖

若說彩妝品的補充裝設計只不過是綠葉,那麼牡丹又是甚麼呢?盤古初開的環保概念是bring your own bottle,走到街坊小店自行補充柴米油鹽以及日常清潔用品。這種大規模的產品補充裝置,為防配方受到外來物污染,一般以可沖洗產品為主。頭髮與身體護理產品的補充裝機制,近年與食材飲品的refillable package看齊,努力減免對塑膠瓶和玻璃瓶的需求。護膚品的可補充包裝一般都是密封內膽,藉此省回購買瓶子的成本。為了保持護膚品的亮麗外觀,玻璃瓶身的品牌標識和產品說明以移印方式刻印。

這種一步到位的環保舉措,已逐步成為奢華護膚品牌的指定動作,Augustinus Bader、Tata

這種一步到位的環保舉措,已逐步成為奢華護膚品牌的指定動作,Augustinus Bader、Tata Harper以至由Scarlett Johansson創立的The Outset是信手拈來的例子。於2019年創立的瑞士品牌Noble Panacea,更開天闢地創造「Daily Active Dose」的獨立包裝,並與TerraCycle合作,實現100%可回收的體系,鼓勵消費者以環保方式處理包裝廢棄物。

可持續發展的示範作來到2022年,走塑(noplastic)、零廢物(zerowaste)的響亮口號不足以回應



可持續發展的示範作

來到2022年,走塑(noplastic)、零廢物(zerowaste)的響亮口號不足以回應環保潮民近年熱議的滾滾訴求。前陣子登場的Chanel一號紅山茶花系列信心滿滿,自編自導一場對彩妝市場極具啟蒙性的可持續發展改革戲碼,提交完美示範作。我們先由Sulapac®瓶蓋說起吧!

Chanel一號紅山茶花乳霜的瓶蓋是90%生物原材料製造,其中10%是來自山茶花

Chanel一號紅山茶花乳霜的瓶蓋是90%生物原材料製造,其中10%是來自山茶花副產品。整個包裝設計不含玻璃紙或紙製單張,以包裝上的二維碼取代傳統印刷,讓用家隨時於互聯網查閱產品資料。瓶身方面,品牌選用更輕巧的玻璃,部分含生物原材料,並可循環回收,搭配有機油墨印刷是「門當戶對」的選擇。

另一神來之筆,是Knoll Packaging去年藉着為Chanel N°5百周年慶度身量造的模製用漿

另一神來之筆,是Knoll Packaging去年藉着為Chanel N°5百周年慶度身量造的模製用漿(moulded pulp)。它以青竹和甘蔗渣製作,取名Knoll Ecoform® pulp,將原瓶香水倒模製成高保護性的包裝內膽,漂亮地摘下2021年法國奢華包裝大賽Formes de Luxe Awards及Cosmétiquemag Awards的大賞。去年聖誕那個巨型N°5聖誕倒數日曆,內藏27個盛載美妝小物的小盒子,外殼都是採用這款對環境零負擔的環保包裝素材。

前文提到的那個Chanel一號紅山茶花乳霜瓶蓋,是我們在趕上可持續發展尾

前文提到的那個Chanel一號紅山茶花乳霜瓶蓋,是我們在趕上可持續發展尾班車的通行證Sulapac®。Sulapac®由Suvi Haimi和Laura Tirkkonen-Rajasalo兩位生物化學家於2016年創立,二人矢志以善待環境的生物原材料取代傳統塑膠瓶,製作一款可自然降解,環境中的微生物可完美消化,不會在環境中永久留下微膠粒的包裝素材。Sulapac®無論在外觀、重量和手感絕不遜色於傳統塑膠的多樣性,生產的瓶罐足以滿足市場上絕大部分油基底和水基底美容彩妝品配方,絕對是未來「乳霜」的主流包材。

能夠承受的輕自從各大品牌銳意在瓶瓶罐罐之間大踏步走塑,努力與消



能夠承受的輕

自從各大品牌銳意在瓶瓶罐罐之間大踏步走塑,努力與消費者的綠色意識同步,玻璃終於成功歸位。創立於2015年的美國LA小眾品牌Youth to the People從一開始就與玻璃瓶為伍。最近他們夥拍創立於1622年的德國玻璃生產商Heinz,藉着廠商的專業操守表明對可持續發展的信念。品牌在社交媒體熱推的#YTTPEmpties鼓勵用家分享如何回收重用最喜愛的玻璃瓶。

改變由我們做起再往前走,PCR可回收玻璃似乎更好地呈現可持續發展的


改變由我們做起
再往前走,PCR可回收玻璃似乎更好地呈現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好吧!單單利用可回收玻璃造瓶子,就足夠嗎?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有關玻璃瓶的數據。每個100毫升裝的玻璃瓶含有200克的玻璃,在標準燃汽爐內煉成,製作過程排放180克的二氧化碳。即是說,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近乎與玻璃重量排勾。如何減少碳排放呢?製作輕身的玻璃瓶是對症下藥之舉。這不就是偷工減料嗎?由於市場對於高級香氛的瓶身重量有一定的感官訴求,刻意減重瘦身確是會令奢侈品的傳統形象打了折扣。但是,若玻璃的重量減半,釋出的二氧化碳是兩倍的遞減。至於刻下火紅的PCR可回收玻璃,每10%的份量可減少2.5%的碳排放。然而,採用可回收玻璃的份量若超出40%,晶瑩剔透的感覺會有所流失,消費者會願意收貨嗎?專家顧問的建議是,市場上一些大刀闊斧的改變,必須先改變消費者的心態和固有文化。若果退一步真的可以海闊天空,守護地球,應該義不容辭。先給各大品牌一個最簡單的方法,積極推動補充裝香氛吧!第一次refill可減少50%的碳排放,來到第九次的話足足減少高達90%,大家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