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夏季溫度愈來愈高,海面潮漲的水位亦逐漸上升,全球氣候變化已經對我們有著一定的影響。所以我們應該為自己及為下一代着想,由每一餐開始綠色生活。
Eating Green 提醒我們每餐所吃的食物對地球環境都會構成影響,我們除了注重吸收營養健康外,若都能顧及身處的地球,亦是百利而無一害。

從計算碳排放量,可以得出我們日常中生活中較不利於保護環境的活動。例如:我們每日使用60W鎢絲燈泡8小時,相比使用10W省電泡8小時,碳排放量分別是每年94.6公斤和每年15.8公斤,可見碳排放量相差甚大!
另外,我們去旅行乘搭短途機程來回香港,每次的碳排放量已是500至1,000公斤,飛機的碳排放量實在不可低估。

其實,我們每天的食物選擇都對環境造成深遠的影響,如果想知道自已每日活動的碳排放量,可以在網上搜尋碳排放計算器。
例如:政府環境保護署及中華電力有限公司網頁,都提供了碳排放或碳足印計算器;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網頁亦有手機板可以下載,方便大家隨時計算自己的碳排放量。

而要了解我們的日常飲食習慣如何減輕影響地球環境,可從以下3方面入手:食物里程、日常飲食減碳、Reduced Waste,Reduced Waistline。
食物里程
食物里程(Food Miles )是指食物由原產地送到消費者手上或消費者的餐桌上所須的總運輸距離。運送距離愈遠,當中的交通工具碳排放量就愈多。
舉例說明:由紐西蘭空運一箱一公斤蘋果來港,飛機每空運一公斤食物,每一公里就會產生大約0.0015公斤二氧化碳,而9千多公里至11,000公里的航程,就製造了接近14公斤二氧化碳,當中還要包括食物加工、原材料運輸、急凍運送等過程的碳排放;反之,如果蘋果由中國廣州運送到香港,兩地距離是150公里,再從新界運送到市區也只是幾十公里,碳排放可以倍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