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部健康】新年前修修甲!灰甲初期無徵狀,5種方法預防指甲問題惡化
Health
【腳部健康】新年前修修甲!灰甲初期無徵狀,5種方法預防指甲問題惡化
Photo: Gettyimages, instagram
READ MORE
【腳部健康】新年前修修甲!灰甲初期無徵狀,5種方法預防指甲問題惡化

【腳部健康】新年前修修甲!灰甲初期無徵狀,5種方法預防指甲問題惡化

Share to:

快到農曆新年,當大家都在大掃除、做facial迎接新年的時候,不如也關注一下手及腳指甲健康吧!除了修甲去死皮之外,腳甲因長期被焗住容易引起灰甲、香港腳、腳臭等問題,而灰甲初期更無特別徵狀,所以定期剪指甲時要多留意其變化,保持健康美甲。

Photo: Gettyimages, instagram
【腳部健康】新年前修修甲!灰甲初期無徵狀,5種方法預防指甲問題惡化
Photo: Gettyimages, instagram

快到農曆新年,當大家都在大掃除、做facial迎接新年的時候,不如也關注一下手及腳指甲健康吧!除了修甲去死皮之外,腳甲因長期被焗住容易引起灰甲、香港腳、腳臭等問題,而灰甲初期更無特別徵狀,所以定期剪指甲時要多留意其變化,保持健康美甲。

女生們都愛做Gel甲,被顏色遮掩住的指甲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其健康問題

女生們都愛做Gel甲,被顏色遮掩住的指甲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其健康問題,特別是腳甲,我們很少會特別注意,所以令腳甲問題遲遲都未被發現以至未能及時解決,適逢新年,不如一起在修甲過程中了解手腳甲會發生的健康問題吧。

灰甲

灰甲多出現於腳部,主要經由黴菌感染,由於皮膚太潮濕讓黴菌能急速發

灰甲多出現於腳部,主要經由黴菌感染,由於皮膚太潮濕讓黴菌能急速發展而成,又或是從其他患者傳染而來的。灰甲的傳染力高,而且在灰甲初期都不易被察覺,所以要更加特別留意。

由於灰甲到了很後期才會令指甲有顏色上的變化,而且顏色的亦會因黴

由於灰甲到了很後期才會令指甲有顏色上的變化,而且顏色的亦會因黴菌多少程度而有變異,可能有暗黃色、白色等,但因灰色較多所以才叫「灰甲」。

灰甲初期的病徵

剛才說過,灰甲初期都不易被察覺,初期的病徵大約會出現指甲顏色變得

剛才說過,灰甲初期都不易被察覺,初期的病徵大約會出現指甲顏色變得混濁、突然增厚、出現裂痕或脆弱易斷等,雖然男性得到灰甲的機率比女性略高,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多留意自己的腳甲吧!

黴菌感染可以很嚴重

對於腳部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香港腳,其實香港腳跟灰甲也是黴

對於腳部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起香港腳,其實香港腳跟灰甲也是黴菌感染所造成的,其他還有甲溝炎、指甲龜、手癬等,黴菌一旦走來走去,甚至會影響其他身體部位的皮膚,交響樂感染令其發炎,所以真的不要小看黴菌。

5個日常預防方法

黴菌好像很可怕,那我們應如何預防不要被傳染?

黴菌好像很可怕,那我們應如何預防不要被傳染?

1穿吸汗透氣的鞋襪

這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厚身的鞋襪會長期令腳部焗住,與細

這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厚身的鞋襪會長期令腳部焗住,與細菌及黴菌共一室,只要濕度高,它們的繁殖能力就更強更快,所以保持腳部乾爽清潔就是最佳的預防方法。

使用止汗劑

如果你是大汗一族,可以用購買一些清爽的止汗產品不時噴一下腳部,平

如果你是大汗一族,可以用購買一些清爽的止汗產品不時噴一下腳部,平衡腳部環境的乾濕度,不過要留意不要使用含太多化學成分的止汗產品,有機會弄巧反拙。

2不要共用指甲鉗及共穿鞋襪

由於黴菌的傳染力非常高,所以要養成不要共用指甲鉗及共穿鞋襪的習

由於黴菌的傳染力非常高,所以要養成不要共用指甲鉗及共穿鞋襪的習慣,即使你知道對方並沒有灰甲問題也要提高警覺,特別是香港如此潮濕的天氣,鞋子及指甲鉗放太久沒穿沒用也應該先消毒一下呢。

3指甲要「平剪」

剪指甲是一門學問,如果剪太入有機會令黴菌滋生,甚至引起甲溝炎,嚴重

剪指甲是一門學問,如果剪太入有機會令黴菌滋生,甚至引起甲溝炎,嚴重的更可能要整隻指甲拔走!學懂剪「平甲」預防一下吧。

很多人因為不想剪指甲的頻率太密而毫不手軟一次過剪到入肉,不要懶

很多人因為不想剪指甲的頻率太密而毫不手軟一次過剪到入肉,不要懶!指甲不能剪太短呢!建議在洗澡後剪,因為甲旁的皮膚比較軟,指甲應平剪至四方形,預留約1mm在頂端位置,再修掉兩邊尖角即可,旁邊的倒刺也可輕輕剪掉。

4提升免疫力

黴菌感染亦可以說是一種免疫力問題,只有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黴菌才

黴菌感染亦可以說是一種免疫力問題,只有在免疫力低下的時候,黴菌才能乘虛而入,所以提升免疫力也是預防方法之一。要提升免疫力少不免要多做運動,戒掉抽煙、飲酒及熬夜等壞習慣,黴菌也許就打擾不到你。

5不要胡亂使用藥物

對於皮膚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要用含類固醇的藥膏,最後卻令皮

對於皮膚問題,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要用含類固醇的藥膏,最後卻令皮膚免疫力下降而導致黴菌擴散。如果真的評估覺得自己是黴菌感染,建議立即到皮膚科醫生處就醫,再配合作最適合的治療,不要讓黴菌繼續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