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Younie Tsang,Vivian Wong

Skincare
Beauty for All,真的可以嗎?Surviving in Age of Diversity!
READ MORE

Beauty for All,真的可以嗎?Surviving in Age of Diversity!
在「Diversity and Inclusivity」的21世紀字典裡,除了認清所有膚色國籍種族必須平起平坐、共融包容是普世價值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常被忽略的盲點,例如通用設計與無障礙可達性設計的共融、為身體殘障者設想、名人效應的深層訊息、品牌的言行舉措等等。坐言起行前,請先細閱這個A to Z 的入門指南。
Beauty for All,真的可以嗎?Surviving in Age of Diversity!
在「Diversity and Inclusivity」的21世紀字典裡,除了認清所有膚色國籍種族必須平起平坐、共融包容是普世價值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常被忽略的盲點,例如通用設計與無障礙可達性設計的共融、為身體殘障者設想、名人效應的深層訊息、品牌的言行舉措等等。坐言起行前,請先細閱這個A to Z 的入門指南。
B
Barrier-Free Design
「無障礙設計」概念最初是為了照顧受傷患困擾的美國退役老兵而出現,往後的推進是以便利殘障人士進行日常活動為宗旨。
Bobbi Brown
2010年與Bobbi Brown 女士首次碰面是《Bobbi Brown Makeup Manual 》新書發布會。與其說她是彩妝大師,她更像一位老師,百寶袋內除了彩妝品,還有大量人生哲理。透過教育實現性別平等、令女性自強的使命感,在她創立20多年的「Pretty Powerful Fund」完全體現出來。2020年,品牌與國際組織She’s the First 合作,確保教育惠及全球每一個女孩。Bobbi Brown 英國站的年度籌款活動「The Pretty Powerful Campaign」是慶祝三八婦女節的重頭戲,與慈善團體Smart Works 合作來到2022年是第九屆,活動至今累積善款超過75萬英鎊。
D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
「多元共融、公平包容」不再是口號式的振臂高呼,近年已被納入美容彩妝企業的使命宣言,合力創造健康共融的消費市場。L’Oreal 早於2014年成立Women of Color Lab,透過科學研究協助旗下品牌調配多元共融的彩妝品;Lancôme 於2016年起與歐美奢華百貨店合作開設的 Le Teint Particulier 個人專屬粉底調配服務是其中一例。Estée Lauder 集團去年3月成立Equity and Engagement Centre for Excellence (COE);加拿大美容集團Deciem,最近開設Diversity, Equity andInclusion Board,為員工提供教育和資訊平台。
F
Fenty Beauty
不能否定由美國音樂天后Rihanna 牽頭的Fenty Beauty 在2017年誕生後,「Beauty for All」三個字清脆響亮,其澎湃的感染力與號召力,令全球彩妝市場不得不去改革,不得不重新審視旗下的產品有否真正照顧所有膚色種族人士的需要。Rihanna 將重點着眼於傳統彩妝市場一系列難以搭配的膚色,開發的產品配方必須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肌膚,並達到全球女性通用的最終目標。五年前初登舞台的Pro Filt’r 粉底系列早已坐擁50個底妝色調,與新登場的26色Eaze Drop BlurringSkin Tint 搭配,已達底妝大師的門檻。最新登場的Fenty Icon 唇膏,The MVP 唇色是Rihanna 的最愛,也是所有膚色通用的完美紅調。
H
Haus Laboratories
舞台上的Lady Gaga 形象百變,總是令人目不暇給,她將這股凌厲熾烈的才藝能量,注入她的彩妝世界,於2019年為旗下香水品牌Haus Laboratories 首發彩妝系列。她選擇Amazon.com 作為獨家銷售夥伴,主攻網購,覆蓋九個國家,銷售模式完全脫離主流品牌的方程式,貫徹其行事作風。彩妝是表達自己和不斷創新的工具,她希望善良、勇敢和創意能夠得以宣揚。
I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美容彩妝品牌一直以來標榜的女權形象,每年的三八婦女節是她們發光發亮的大舞台。除了歷史悠久的主流品牌如Bobbi Brown、Elizabeth Arden、Jo Malone London 和L’Occitane,越來越多的小眾品牌都會藉着推出限量版產品,將一部分的收益作為慈善捐款,進行與女性同行的形象工程。貼地一點,這一天也是英國女士們網購的大好時機,#ChangeAGirlsLife 就是這張通行證。
J
Jerrod Blandino
由彩妝師Jerrod Blandino 於1998 年與丈夫Jeremy Johnson 共同創立的彩妝品牌 Too Faced,以千禧世代擁戴的紅粉造型及引人入勝的產品名稱,成功在Instagram掀起熱潮。「Born This Way」、「Better Than Sex」、「Hangover」、「Papa Don’t Peach」等一籃子名字,絕對是成功的第一步。2019年,彩妝界YouTuber Jackie Aina參與「Born This Way」粉底的改革專案,為新增色調着墨,Kohl Kreatives 填補深膚色人士所需的色調,令粉底色調增至35色。
M
M.A.C Cosmetics
從1984年開始,M.A.C 已開宗明義,挾着「All Ages, AllRaces, All Genders」的品牌願景,成為彩妝市場上多元包容的頭號先鋒。同年誕生的Studio Fix Fluid 粉底是長青產品,提供超過63款粉底色調 ( 英國市場甚至提供67個色調),這個紀錄至今還未被其他品牌打破。
Make Up For Ever
於1984年由Dany Sanz 創立的彩妝品牌,多元包容性和獨立個性是植根多年的主張。2008年登場的鎮店粉底王Ultra HD Invisible Cover Foundation 及Ultra HD Concealer 分別提供50個及26個色調選擇,包攬每一種膚色和膚質的需要,經已是前無古人。2022年的HD Skin Undetectable Stay-True Foundation 由全球31位專業化妝師花費三年時間研發,提供40款色調選擇,獨有Flexible Micro-meshed Structure 令粉底不顯紋不卡粉,24小時持妝表現,絕對是承先啟後的話題作。
P
Pat McGrath
這位當今世上其中一位最具影響力的化妝大師,由1990年代入行至今,創意與妝藝備受業界肯定。去年被英女皇冊封為Dame Pat McGrath,以表揚她在時尚美妝界及包容性的貢獻,是首位獲女皇授勳的化妝師。Pat McGrath Labs 是她的同名品牌,創於2015年,媲美精華素質地的SkinFetish 粉底;靈感來自時裝布料、珠片、亮片的眼影盒,讓用家輕巧地沾上天橋妝容的時尚光環。
Pull Up for Change
Uoma Beauty 創辦人Sharon Chuter 是一位積極倡議在美容彩妝界推行改革和問責性的敢言實幹女性,對市場既定的主流審美觀絕不賣帳,她於2019年發起Pull Up for Change 活動,推動大小品牌公布旗下聘請的黑人僱員百分比。她深信,讓美麗發聲,理應無分種族、性別、性取向、身材和年齡。
V
Viva Glam
在M.A.C Cosmetics 歷史裡,Viva Glam 最初是一個於1994年誕生的慈善唇膏企劃專案,當時正值愛滋病肆虐全球。20 多年來,隨着多位炙手可熱的巨星名伶先後出任年度系列代言人,包括2018年的Sia、2010及2011 年的Lady Gaga、2008年的Fergie、2006年的Dita Von Teese和2004年的Chloe Sevigny,Viva Glam 早已成為慈善唇膏的代名詞,Viva Glam Fund 累積籌得超過五億美元的善款,支持弱勢社群是重心所在,由婦女和女孩、LGBTQ+ 以至那些活於HIV/AIDS 陰霾並受影響的高危社群,都是受助對象。